2025年的中国创新药,从未如此炙手可热。
一组数据足以印证这一趋势:截至今年5月,跨国药企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BD交易,超过40%来自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而在四年前,这一比例还不足5%。
显然,中国创新药正加速崛起,加速改变世界。尽管近期特朗普政府宣称,考虑对中国药品实施严格限制,严查BD交易,消息也引发了中国药企股价大跌。
然而,历史教训如CXO领域所示:政治终归政治,商业终归商业。考虑到跨国药企面临的专利悬崖问题,及行业研发生产效率下降的挑战,BD浪潮难以止步。事实上,从一些最新的交易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月初,百奥赛图与默克达成第三次合作,共同推进抗体偶联脂质递送解决方案。这表明,大药企在着眼当前管线补强的同时,更要布局未来。而百奥赛图的不断进击,也让市场看到,其正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定义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路径。
表面看百奥赛图像是“又一家CRO”,但翻开其技术平台底牌,会发现它远不止于此。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上千种靶点人源化小鼠和超百万条全人抗体序列库,百奥赛图正将自身打造成全球新药研发的“行业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在平台持续得到验证、认可,嵌入全球生物科技研发体系之际,百奥赛图还在持续迭代,力求在抗体+时代更进一步。
财务表现的同步优化更增添了说服力: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证明了其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可持续性。而其构建的“全球新药发源地”战略蓝图,则让外界清晰地看到,其技术平台价值释放的关键拐点已经到来。
这是一场新的征途。这种底层基础设施所蕴含的独特价值与稀缺性,在赋能全球抗体药物研发的同时,也将带领百奥赛图进入持续创造高价值的新阶段。
/ 01 /BD合作不能停
这轮BD新浪潮是有两重逻辑支撑的。
其一,当前全球跨国大药企都面临一个老生常谈却又非常严峻的情况:
未来5年,累计将有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规模的重磅药物陆续失去专利保护,面临仿制药的激烈竞争。所以,它们急需开启新一轮研发周期,补充弹药。
其二,所有人都越来越关注创新回报是否充足。
根据德勤报告,2022年全球研发支出TOP20的MNC公司研发效率,又回到新冠之前持续下降的趋势,并刷新了十年来的最低纪录,为1.2%。
麦肯锡也指出,过去十年,行业研发生产力持续低迷,投入的大量资金几乎难以收回成本。临床试验成功率越来越低,将新分子实体药物推向市场的成本却不断攀升。
因此,过去两年,两个趋势愈发明确。一是大药企都在加速瘦身,变得更聚焦、追求更高的效率,这也将创新药的竞争推到一个新高度;二是海外药企都在加速来中国淘金,因为它们发现,中国的创新药更快、更好。尤其大药企都在扫货中国创新药,生怕在新一轮竞争中被对手甩到后面。
典型如PD-1/VEGF双抗军备竞赛,默沙东6亿美元首付款扫货礼新医药早期管线,辉瑞12.5亿美元首付押注三生制药的双抗。
而这可能还只是开始。这些巨头手握十分充沛的现金,随着专利悬崖的迫近与竞争的加剧,它们还需要更多交易与合作,来增加自己的赢面。这也是为什么说,特朗普政府无法通过政治外力改变中国创新药的崛起。
中国创新药正来到一个历史拐点。立足行业视角,我们正在深刻融入、改变全球生物科技的格局;个体的感受或许更深,一些国内药企不断证明自己的创新价值,形成了BD常态收入。比如恒瑞医药在中报直言,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公司的常态化业务,相关收入已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Biotech阵营中的百奥赛图。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盈利,核心的增长动能便是抗体分子授权交易。
截至目前,百奥赛图达成了超280项药物合作开发/授权/转让协议。去年,其新签100个订单,同比增长约70%,带动公司首次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其持续在BD上发力,已披露的BD交易就有4起,分别与育世博、Sotio和百济神州、默克达成合作,中报披露仅上半年新增合作达80项,稳居中国创新药BD交易第一梯队。这直接带动公司业绩继续飙升,上半年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51.5%,净利润4800万元,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已授权抗体分子临床的顺利推进,里程碑付款与销售分成进入兑现期,将驱动百奥赛图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 02 /打破“反摩尔定律”的底层革命
当其他Biotech还在为达成一项BD不懈努力之际,百奥赛图已将授权变现变成“流水线作业”,且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这充分验证了,其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可持续性。
而这背后的本质是,百奥赛图抓住了行业痛点——“反摩尔定律”,其跳出传统生物医药公司发展思维,为行业提供了打破该定律的解法。
从业务模式来看,百奥赛图之所以BD不断,是其基于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分工的深刻理解,通过核心技术优势卡位药物发现环节,以授权合作/转让打磨其商业模式。表面看,百奥赛图像是“又一家CRO”,但翻开其技术平台底牌,会发现它远不止于此。
作为国内新药评估的动物模型领军者,百奥赛图已累计开发超4000种基因编辑模型,其中独具特色的是上千种靶点人源化小鼠,重点解决新药临床前如何高效开展药效与安全性验证的难题。
所谓靶点人源化小鼠指的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把小鼠体内与疾病相关的特定基因(“靶点”)替换为人的对应基因,让小鼠能够在体内表达出与人类一致的蛋白质。这样,科学家就能在这种小鼠身上更真实地模拟药物在人类体内的作用。要开发上千种靶点人源化小鼠并不容易,这背后是百奥赛图用技术平台打造的护城河和对靶点机制的深刻理解。
百奥赛图以独特的基因编辑技术起家,其中开发的SUPCE技术可实现百万碱基规模的染色体编辑,且具有高稳定性及可重复性。 基于此,其先后开发了全人抗体小鼠RenMab平台、共同轻链小鼠RenLite平台、全人纳米抗体RenNano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平台。其中,RenMab平台是全球顶级三个原位置换技术全人源转基因小鼠抗体生成平台之一。
这使得百奥赛图可以在先导抗体筛选过程中,优化和选择具有最佳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全人抗体分子。2020年,其正式启动了全球首个大规模体内全人抗体发现筛选计划——“千鼠万抗”,构建起超百万条全人抗体序列库,以此来解决新药开发链条中最核心的问题——“候选分子从哪里来” 。
不同于传统上根据调研立项再筛选开发抗体的流程,百奥赛图基于其庞大、多样的抗体序列库,为药企提供一个抗体“货架”,使得药企在立项的同时甚至立项之前,就可以从“货架”中挑选拟研发药物靶点的优质抗体分子推进后续开发。
这不仅显著缩短了药物早期发现与开发的周期,将临床前发现到候选分子确认(PCC)的周期从平均 5.5 年缩短至 12-18 个月,还能使药企在源头平行比较多个靶点,从而提升研发效率和临床转化成功率。
与此同时,自2018年开始,百奥赛图便开始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化研发和销售的网络体系,覆盖亚太、北美以及欧洲的多个地区,并与全球前十大药企和诸多海外Biotech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抗体分子授权、合作开发和技术平台输出,百奥赛图不仅能收取首付款、里程碑款和销售分成,更能与诸多合作伙伴,尤其与大药企的深度合作中,构建抗周期合作网络。这一商业模式,不仅让其当前快速增长,高毛利且快速回款的海外业务占比近70%,更是锚定了后续高增长空间。
百奥赛图正一步步成为全球抗体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行业基础设施”,在提升自身的盈利确定性与爆发性的同时,也在源头推动着整个行业早期研发方式的革新。
本质上,这是技术大航海时代+中国效率+新技术底座赋能,所带来的商业格局重塑与全新市场机遇,是其从技术、平台到策略的全方位突围。这也正是中国创新药能够在短短十年,在创新药赛道卷出超强竞争力的一个注脚。
/ 03 /抗体+时代,一场正在升维的远征
无论是百奥赛图还是整个创新药行业,当下的成绩都是过去投入与积累的一个结果,而未来的走向则取决于现在的投入与布局。
过去几十年,单抗作为抗体药物的基石,所带来的变革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需求的日益复杂,加之细胞疗法的不断突破,让不少人愈发认为,美国干细胞生物学家乔治·戴利曾经的断言“20世纪是药物时代,21世纪将属于细胞”,正成为现实。
细胞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的进步不可否认,但这并不意味着,抗体“没落”了。
恰恰相反,眼下正来到抗体+时代。抗体疗法的范围已从主要的IgG扩展到多种其他形式,包括眼下正火的双抗/多抗,再到抗体+细胞、抗体+核酸、抗体+小分子……今年以来爆火的体内生成CAR-T(in vivo CAR-T),也需要使用细胞表面展示的抗体片段来靶向细胞疗法。核心在于,要完成精准递送,确保mRNA只在T细胞内部才会被翻译成CAR,需要在LNP表面接上T细胞的靶向抗体。
抗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药企们的机会,也是百奥赛图们的机会。对于后者来说,尽享技术发展红利的前提,是提前布局技术建造能力。在这方面,百奥赛图快人一步、抢先布局,描摹出未来的增长前景。
9月初,百奥赛图与默克就围绕开发下一代核酸递送系统达成合作协议,切入核酸药物创新。前者将提供基于其RenMice®平台自主开发的全人抗体,由后者评估将其用于抗体偶联LNP制剂服务的可行性。
早在2022年,百奥赛图与默克就达成了抗体合作,如今三度牵手,足以验证其平台实力。而随着平台持续得到验证、认可,百奥赛图在嵌入全球生物科技研发体系之际,还在持续迭代引领,不仅打通了从规模化抗体发现到临床前动物体内评估的全流程,也在不断拓展更新的成药形式和更“蓝海”的疾病领域。
更具体而言,百奥赛图的进化迭代,集中体现在“更多、更全、更新”三大维度。其中,更多指的是,其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丰富全人抗体平台,扩充全人抗体序列库,满足全球合作伙伴研发需求。目前,其抗体库已能快速输出单抗、双抗、ADC、双抗ADC、纳米抗体和类TCR抗体等多样化候选药物。
以RenLite平台为例,其具有完整的人类抗体重链可变区和共同轻链可变区,具备高配对成功率与良好的成药性,能用于发现全人双抗/双抗ADC抗体。这使得其能够很好承接当下正在爆发的双抗ADC需求,目前该平台已有7个双抗ADC实现了BD。
“更全”指的是百奥赛图通过开发覆盖更多疾病领域的创新动物模型,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合作选择,在覆盖肿瘤、自免、炎症、神经及代谢等核心疾病领域都具有话语权,保持其在全球高端动物模型市场的领先地位。
“更新”则体现在其通过将千鼠万抗巨大真实全人抗体分子库与AI及自动化、智能化的研发生产平台深度整合,为全球药企提供更高效的研发工具和更丰富的抗体分子库,推动抗体发现业务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本质上,百奥赛图是通过更早洞察创新趋势,再以能力升级匹配客户需求升级,让自己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开发进程中无法绕开的合作方。这也是其所追求的“成为全球创新药发源地”目标。
随着全球合作的深入,平台型企业的厚积薄发,将继续在百奥赛图身上得到充分演绎。
/ 04 /总结
回望2015年,中国创新药仍在艰难起步之中,更不要提登陆国际舞台。10年后的今天,百奥赛图们建造的“底层操作系统”,正成为跨国药企们不可或缺的“水电煤”。
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胜利,更揭示了一条新路径:
用技术平台穿透研发迷雾,用全球化反哺创新投入,用底层基建重塑价值链。
都说十年一个周期,那么,始于2025年的这场创新浪潮,将不再是对西方模式的追赶。当中国药企从“license in”转向“license out”,从“分子改进”走向“平台定义”,一个以底层技术为引擎、全球化市场为燃料的新物种,正在诞生。
这条路注定艰难,但拐点的意义正在于此——在无人区拓荒的勇者,终将定义未来的疆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