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宁阳县华丰镇:村子里的“小油坊”飘出致富香

0
分享至

通讯员 张金旭 张璐

清晨的井泉村,总被一股浓郁的油香唤醒。走进鑫丰“三农”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榨油作坊,机器嗡鸣间,金黄的花生油缓缓流淌,村委会工作人员正熟练操控设备,将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转化为滋养乡土的“金色财富”。这处在村头的小油坊,没有宏大的厂房,却用最地道的风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民生温度。


井泉村地处华丰镇驻地,南邻342国道、北依大汶河,交通便利,全村297户、936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如何让集体资产“活”起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成为村“两委”班子思考的核心问题。

党建领航:把准乡村发展“方向盘”

乡村要发展,方向是关键。为找到贴合本村实际的产业路径,井泉村村“两委”先从“取经”开始——系统梳理全镇各村项目案例,结合本村地形、人口与经济结构,初步将粮油加工定为发展方向。

为摸清项目“底细”,村“两委”先后奔赴淄博市高青县、济南市莱芜区、临沂市兰山区,深入学习粮油加工的设备选型、操作工艺与运营经验,对全产业链条进行细致调研。考察归来后,村“两委”严格启动“四议两公开”程序,经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审议,最终决定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将原井泉村回民小学改造为粮油加工厂。依托县委统战部拨付的20万元项目资金,自筹1万元,购置榨油机、面条机等全套设备,为项目落地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匠心赋能:小油坊里的“品质密码”

“我们的花生油,靠的就是‘真材实料’和‘老手艺’。”油坊员工的一句话,道出了小油坊的核心竞争力。为保证油品品质,从原料筛选到最终成油,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匠心”:精选颗粒饱满的花生,经传统工艺处理后,通过精准控温、沉淀去杂等关键步骤,剔除毛油中的碎渣与磷脂,让每一滴油都保留醇厚香气与纯净品质。

如今,这处投资21万元的粮油加工厂,不仅让“井泉味道”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200斤花生可榨出80斤成品油,榨油后产生的花生饼,还能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做到“变废为宝”,让产业链更具价值。



业态升级:从“油香”到“多元香”的致富路

小油坊的落地,是井泉村从“守着资源愁发展”到“盘活资源促振兴”的生动实践。原本人迹罕至的闲置小学,如今变成了带动集体增收的“金厂房”,不仅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渠道,还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岗位,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接下来,井泉村还计划跳出“线下批发+本地零售”的传统模式,用新媒体、电商平台把“井泉花生油”卖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加快推进面条加工项目落地,以“粮油加工”为核心,打造多品类、多渠道的产业格局,让小油坊的醇香,飘出更宽的致富路。


以点带面:华丰镇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井泉村小油坊的成功,是华丰镇深耕村级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华丰镇始终立足各村实际,引导村级班子“因地制宜找路子、盘活资源做文章”,既鼓励像井泉村这样挖掘“小而美”的特色产业,也支持各村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从闲置资产盘活到特色产业培育,从单一经营到多元业态,每一个村级项目的落地,都在为华丰镇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未来,华丰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更多“小而精”的村级产业开花结果,让更多像井泉村一样的村庄,在特色发展中找到增收密码,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动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71485文章数 822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