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凌晨的高速公路上,28岁的小张(化名)握着方向盘,眼皮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一阵强烈的困意袭来,他的车瞬间偏离了车道,轮胎压过路肩的震动声将他猛地惊醒!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白天莫名地精神不济了。
小张最近被种种健康问题困扰,体重超标、血糖血压双双告急,因为心慌去当地医院就诊,还被确诊为房颤。他一直以为只是“太累了”,直到这次险些酿成惨剧,他才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
小张1.71米的个头,体重却达到了近180斤,诊断出2型糖尿病后也没有规律治疗,于是前往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接诊的主任医师刘颖慧在详细问诊后,告诉小张:“你这不像是普通的疲劳,加上体重超标,很可能有‘睡眠呼吸暂停’,需要进一步排查!”
经过一夜的“睡眠呼吸监测”,真相大白: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正是这个隐藏在深夜的“隐形杀手”,险些要了他的命。
小张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呼吸机治疗后的第一天早上,开心极了:“我这辈子从来没睡得这么踏实过!就像给大脑充满了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是普通的“打呼噜”,简单说,就是在睡眠中,喉咙深处的气道反复发生塌陷或堵塞,导致呼吸频繁停止(暂停)或减弱(低通气)。
想象一下,你一夜之间,每隔几分钟就被人轻轻“掐住”脖子几十秒,身体因为缺氧而拼命挣扎惊醒,然后才能重新呼吸。这个过程一夜重复数百次,但你本人却浑然不知,只觉得第二天疲惫不堪。
如何知道自己是“睡太沉”还是“窒息”?不要自己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一项叫做多导睡眠监测(PSG)的检查。你只需在医院睡一晚,身上的传感器就会详细记录你整夜的呼吸、心跳、血氧、脑电波等数据,从而明确诊断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刘医师最后提醒,请不要把疲惫当成常态,更不要忽视震天的鼾声,它可能是身体在夜间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果有雷声般的鼾声,中间有停顿,然后重重地喘气;即使睡了很久,白天依然过度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患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肥胖,尤其是颈围较粗的男性,都要引起重视。
(来源: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