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美国政治圈被一颗子弹震得人心惶惶。
特朗普的铁杆盟友、保守派“大网红”查理·柯克在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被当场击毙,震惊全美。
凶手是22岁的年轻人,动机尚未完全公开,但政治动向已迅速撕裂舆论。
就在白宫高呼“打击激进左翼”时,前总统奥巴马冷不丁跳出来,扔下了一句分量十足的评语:“特朗普正在制造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这不是一时激动,而是一场关于美国政治未来的警告。
奥巴马却看穿了特朗普的“剧本”
查理·柯克的遇刺案发生当晚,特朗普团队第一时间反应,但方向就很不“总统”。
他没有发出安抚全国的呼吁,也没有表达对政治暴力的反思,而是直接将枪口对准“激进左翼”,指责这起谋杀是“反美恐怖主义”的体现。
副总统万斯、前顾问班农等人迅速跟进,声称“必须对左翼展开全面打击”,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是时候动用‘锁定目标’的策略了”。
整个MAGA阵营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份“敌人名单”,这次只是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借口。
而特朗普本人不止一次在集会上用“vermin”(害虫)来形容政治对手,这种语言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去人化意味,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历史上某些极端主义的开场白。
这番操作看在奥巴马眼里,简直就是“教科书式误判”。
他在出席一场纪念9·11的非公开活动时罕见地打破沉默,直指特朗普及其团队的言论和态度,正在让美国滑向一场“结构性的政治灾难”。
他说:“总统的职责是团结人民,而不是在悲剧之后继续煽动仇恨。”并指出,“将政治对手比作害虫,这不只是语言问题,而是价值观的彻底崩塌。”
奥巴马并没有站在党派的角度发言,而是引用了一个共和党总统来做对比。
他提到了小布什在9·11事件之后的表现,称其“拒绝将恐怖袭击变成党派武器”,反而努力团结穆斯林社群,维护国内秩序。
“如果当时的总统选择煽动,而不是安抚,美国会在那场危机中彻底分裂。”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很清楚:特朗普正在做的事,正好相反。
白宫反击奥巴马是“分裂设计师”
面对奥巴马的公开批评,特朗普阵营没有选择冷处理,而是火力全开。
白宫发言人直接甩出一句狠话:“奥巴马才是美国现代政治分裂的设计师。”
他们指责他在任期间“利用种族议题、身份政治和文化战争制造对立”,现在又“借着悲剧指责现任总统”,其动机“根本不纯”。
与此同时,特朗普团队还公布了一份“激进左翼组织观察名单”,试图将柯克之死和一些左翼学生组织、非政府团体、甚至是进步派媒体联系起来。
这种做法在保守派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在主流舆论场内外,却让人感到寒意四起。
《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指出,这种“把悲剧政治化”的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2022年密歇根州州长遇袭未遂事件中,极右翼民兵组织被定罪,但当时特朗普也没有谴责这些行为,而是含糊其辞地说“他们只是太爱国了”。
如今的柯克事件,角色换了,但剧本似乎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特朗普把“敌人”名单开得更大,话说得更满。
而奥巴马所担心的问题,就藏在这些对话之间。
他指出,如今美国政界已经进入了一种“默认暴力化”的语言环境。政客不再对“暴力”本身表示反感,而是看对谁实施,再决定要不要谴责。
他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滑坡。我们正在习惯于仇恨的语言,进而为仇恨的行为洗地。”
这不是道德劝诫,而是政治现实。
拜登政府虽然也表达了对柯克事件的“深切哀悼”,但在面对特朗普团队的“恐怖主义”指控时,选择了谨慎应对,只表示“正在调查所有动机”。
民主党内部不少人也私下认为,奥巴马这次发声,是在替整个党派做“提前拆弹”。
真正的“危机”还没开始
查理·柯克之死,是导火索,但不是根源。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两个越来越无法对话的“平行国家”。
一个相信特朗普是“被迫反击的英雄”,另一个则相信他是“制造混乱的始作俑者”。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再相信对方会“讲道理”。
这场撕裂,不只体现在政治立场上,更蔓延进文化、教育、司法、媒体等各个角落。
你看的是CNN,他看的福克斯新闻,听到的就是两个版本的“美国”。你觉得这是一场暴力袭击,他觉得这是“左派自导自演”。
你说总统应该安抚人民,他说总统必须“强硬出击”。
奥巴马的话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他点出了最本质的危机:不是某个政党出了问题,而是整个政治系统的“语言逻辑”已经失控。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当总统候选人可以公开把竞选对手称作“癌细胞”,当支持者可以在枪击案后还高喊“正义”,这就已经不是普通的党争了,而是制度本身的崩塌前夜。
2025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政坛原本就割裂,如今再叠加政治暴力、媒体对立、司法纷争,美国这个“灯塔国家”的灯,正在闪烁。
奥巴马说的那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也许不是形容词,而是时间线。
查理·柯克的枪声响在讲台上,但震动的却是美国政治的内核。
奥巴马的批评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对一场持续多年的政治撕裂的深度剖析。他担心的,不是特朗普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整个系统正在对“理性”失去兴趣。
特朗普选择继续煽动,奥巴马呼吁回归团结;一个以“敌我”为口号,一个以“共同体”为追求。这不是两种政策路线的分歧,而是两种国家观念的碰撞。
而问题是,这场碰撞,已经不止存在于华盛顿的讲台上,更存在于每一个美国人家里的电视屏幕、社交媒体账号和投票箱之间。
危机,已经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美国,到了选方向的时候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