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多语种志愿者闪耀东博会:青春力量架起中国—东盟交流桥梁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南宁9月19日电 (杨春燕、吴超岚、张醴泉、武妍虹)9月17日至21日,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气氛热烈,人流如织。一批能够流利使用多种语言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各大展馆与服务岗位,成为会场中一道青春洋溢的风景线。他们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为本届东博会注入了蓬勃朝气与交流的温度。

语言搭桥:从课堂到国际展会

“我是梁煊芸,来自印度尼西亚。”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位印尼留学生微笑着自我介绍。与她一样,众多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以及中国本土学习东盟语种的大学生共同组成本届东博会的多语种志愿者团队,承担起沟通中外的重要角色。

“非常高兴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服务东博会。”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语专业学生梁博雅(Amelia)这样说。她在马来西亚展馆负责翻译工作,获得展商高度认可:“Amelia帮我们完成翻译和推广,如果满分十分,我们愿意给她九分。”

文化交流:超越商品交易平台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东博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盛会,更是一座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在我看来,东博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平台,更是一场精彩的文化交流。”梁煊芸表示,“它让印尼、中国以及其他东盟国家更好地了解了彼此的文化。”

志愿者们在各自岗位发挥专长:广西民族大学英语专业的龙飞燕在“魅力之城”展区为观众提供缅甸相关的经贸、旅游资讯服务;广西大学越南语笔译专业的陈义杰则负责“友城进东博”越南展位,为观众讲解越南的商品与文化。

未来之路:从东博会启航

对于许多志愿者来说,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可能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

"东博会的经历对我的未来规划影响很大。"就读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专业的印尼留学生金霞表示,“我对进出口贸易,尤其是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产生了浓厚兴趣。”

龙飞燕也表示:“这次志愿工作激励我未来投身于文化交流相关事业。”

青春邀约:共创美好未来

采访尾声,志愿者们分别用对象国语言向东盟伙伴发出诚挚邀请。

陈义杰用流利的越南语说道:"期待在这里与大家相会。"金霞和梁煊芸则用中文向东盟国家年轻人发出号召:"年轻人们,一起来参加明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吧!让我们一起来创造难忘的国际经历。"

这些青春的身影,不仅展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一代的活力与友谊,更象征着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未来。他们正以智慧与热情搭建起一座座沟通之桥,持续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深化注入新的青春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71754文章数 55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