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思科普(Secop)中国基地迎来历史性时刻——BD Nano系列直流压缩机第一百万台产品正式下线。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思科普深耕直流产品战略取得阶段性成功,更彰显了其在直流制冷领域特别是新能源车载前装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技术突破:思科普重新定义车载制冷核心标准
作为此次庆典的核心主角,思科普BD Nano系列压缩机以多项技术创新树立行业新标杆。该产品采用极致紧凑设计,高度仅为93mm,重量仅为1.5kg,较上一代BD Micro产品减重67%,高度降低40%,却能提供同等甚至更优的制冷性能,完美解决车载空间受限的痛点。1.53W/W的高效能耗比,宽广的输入电压9.6V~34V下,压缩机可以稳定运转,配合强大的制冷能力,可以在20分钟把空载的冰箱降至零度。
在用户最为关注的噪声控制方面,BD Nano通过压缩机结构优化、革命性的新材料内排管设计,智能压缩机和风扇速度调节等技术,将运行噪声控制在35分贝以下,优于图书馆40分贝的噪声标准,为静谧座舱环境提供有力保障。该产品搭载新一代STM32微控制器,支持Modbus和LIN总线硬件协议,满足不同车企的智能座舱温控需求。该产品采用的R600a和R1234yf等低GWP制冷剂,符合欧盟环保法规,彰显绿色发展理念。
在应用场景方面,BD Nano已广泛适配于新能源汽车前装市场,成为理想L系列、赛力斯M系列等高端车型的标准配置,同时在卡车、豪华大巴、房车及游艇等领域也获得多家主机厂青睐。
思科普压缩机(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静
直流战略深耕:从技术积淀到产业突破的跨越
思科普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四十五年直流电池驱动技术积累基础上的必然选择。作为全球轻商用制冷压缩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思科普于2022年推出的BD Nano压缩机荣获创新产品奖项,标志着其正式进军新能源车载市场。
深耕直流产品的战略的核心在于“直流技术+本土落地”的双轮驱动。思科普天津工厂于2023年12月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这座占地333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配备研发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和返品分析实验室,采用国际一流的生产管理体系,实现了BD Nano压缩机的本地化量产。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的前瞻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联合报告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在2030年达到50%,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0万台。受益于此,车载冰箱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其中压缩机产品占比已大幅提升。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4年,直流压缩机国内销量突破500万台,同比增幅超15%。目前,直流压缩机主要应用于车载冰箱,此外在太阳能冰箱、疫苗箱等领域也有少量应用。思科普凭借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前装车载冰箱压缩机市场的占有率遥遥领先。
生态布局:构建全场景制冷服务体系
面向未来,思科普正加速构建覆盖轻商制冷与车载移动制冷的全场景生态体系。在巩固传统主流轻商客户的基础上,思科普重点强化与赛力斯、理想、比亚迪、路虎、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红旗、长城、蔚来、小鹏、吉利、零跑、奇瑞、江淮等车企的深度合作,提供从概念设计、仿真测试到量产交付的一体化服务。
依托天津研发中心的技术实力,思科普可快速响应车企定制的需求,目前已完成20余款新能源车型的车载冰箱压缩机匹配开发。思科普计划进一步扩大天津基地产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行业分析指出,思科普的深耕战略成功为跨国企业本土化提供了典范,太阳能直驱等低碳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预计到2030年,全球车载冰箱压缩机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元,思科普凭借在直流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有望引领并推动直流压缩机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此次百万台庆典不仅是思科普发展历史的里程碑,更是制冷行业技术升级的缩影。随着“轮子上的家”概念深入人心,思科普正以BD Nano系列为核心,持续推动车载制冷技术创新,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制冷力量”,朝着“终端消费者信赖、整机商满意的核心零部件提供商”目标稳步迈进。(本刊记者 于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