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英国途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句 “我们正准备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的表态,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到了阿富汗这个饱经战乱的中亚国家身上。
特朗普将这一计划称为 “小突发新闻”,却刻意强调该基地 “距离中国很近”,试图将军事计划与中国话题强行挂钩。
美国总统特朗普
说起特朗普对巴格拉姆基地的觊觎,本质上是其政治算计与扩张思维的延续。
这座曾是美军在阿富汗核心枢纽的军事基地,在2021年拜登政府撤军后,由阿富汗塔利班领导的临时政府接管。
在记者会上,他毫不掩饰对拜登政府当年撤军计划的批评,称当时的撤离行动“混乱且无尊严”,这与共和党持续攻击民主党撤军失败的政治策略一脉相承。
而“夺回基地”的宣言,则是特朗普试图塑造自己“能够带领美国挽回尊严,不再遭遇失败”的强硬形象 。
这种操作模式,与他此前表露出来的领土野心如出一辙。
过去这段时间,特朗普一会儿说要购买格陵兰岛,甚至还扬言 “不排除用军事手段夺取” 该岛控制权,一会儿又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特朗普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可以说,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已逐渐演变为 “美国唯一” 的扩张主义。
而将军事决策转化为政治筹码,已经成为特朗普的惯用手法了,他声称自己可能通过与塔利班谈判,来收回基地,却未提供任何协议细节。
这其实反映出了,美国对阿富汗政策的根本性摇摆。
而特朗普发表此类言论,更多是为了迎合国内保守派选民,转移他们对经济议题的注意力,而非基于实际战略需求作出的理性决策。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在宣布这一计划前一周,刚刚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 “战争部”,强化军事优先导向,似乎是在为其海外军事行动铺路。
然而,就算特朗普再怎么不愿意服输,想要“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也并非一件容易事儿。
美军撤离前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五角大楼的内部评估文件,就揭示了任务的艰巨性。
想要让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重新运转起来,至少需要50亿美元的修复费用,年驻军成本超200亿美元,且需部署超过1万名士兵才能维持基本安全。
美国军方人士也直言 ,“若要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对美国来说风险远大于收益”。
毕竟,该基地自2021年美军撤离后,关键基础设施已严重损坏,且面临恐怖组织渗透与火箭弹袭击的持续威胁。
更棘手的是补给线困境 —— 作为内陆国的阿富汗,美军若重返需依赖巴基斯坦或中亚国家,提供过境通道,而巴基斯坦早些年就已经明确表态:拒绝美军使用其领土和领空了。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除此之外,塔利班的立场构成另一重障碍,这个以 “驱逐外国驻军” 为纲领赢得政权的组织,多次明确拒绝外国军事存在。
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任何美军重返阿富汗的可能,都将触及到塔利班的核心利益红线。
这种内在矛盾,使特朗普所谓 “谈判收回” 设想,几乎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然而,特朗普为了给自己的行动找理由,甚至刻意渲染的所谓“中国威胁”的虚假叙事,可这根本就站不住脚。
中国携手巴基斯坦、阿富汗构建周边安全格局
众所周知,美军当年撤离阿富汗之后,留下一个烂摊子撒手不管。
在那个关键时刻,是中国挺身而出,为饱受战乱的阿富汗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发展的希望,通过经济援助与人道主义支持,帮助阿富汗进行战后重建。
时至今日,美国又盯上了阿富汗——这个直接跟中国接壤的重要邻国,甚至还想为地区局势注入不稳定因素,不仅阿富汗人民不会答应、周边爱好和平的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理。
其实说到底,特朗普的 “不服输” 姿态背后,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深层困境。
从2021年仓促撤军的混乱、到2025年高调宣称要“夺回基地”,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反复无常,不仅会持续消耗其战略资源,更会损害其本就不多的国际信誉。
美军已从阿富汗撤离
巴格拉姆基地之争,折射出来的,既是特朗普个人政治野心的膨胀,也是美国霸权思维在新形势下的延续。
在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强行在中亚维持军事存在,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可能使美国陷入新的战略泥潭,终究是得不偿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