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芳,你可以回家了!"电话里传来丈夫张大山激动的声音。
王秀芳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她坐在迪拜这个豪华别墅的佣人房里,看着窗外金光闪闪的摩天大楼,五年来第一次感到如此真实的解脱。
"真的吗?明明的工作定下来了?"她压低声音问道,生怕吵醒隔壁房间刚睡着的小萨拉。
"定了定了!工厂正式录用他了,还有五险一金。小红怀二胎了,以后你就在家带孙子,再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王秀芳放下电话,看着床头柜上那张全家福。照片已经泛黄,是五年前临行前拍的,那时候孙子小宝才三岁,现在都已经八岁了。
她轻抚着雇主太太法蒂玛昨天刚给她的那个精美背包,里面装着这五年来攒下的所有积蓄。明天就要离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了,心情竟然如此复杂。
01
五年前的那个冬天,王秀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踏上这样一条路。
那时候家里真的是山穷水尽了。丈夫张大山在工地摔伤了腰,医药费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儿子张明又刚结婚买房背了一身债。小宝才三岁,儿媳李小红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上班,累得天天哭。
"妈,村里刘大嫂介绍了个活,去迪拜给人当保姆,一个月一万块。"张明那天回家时眼圈都红了,"我知道让您出国受苦不对,但是..."
王秀芳看着愁眉苦脸的儿子,又看看怀里的小宝,心就软了。
"行,妈去。"她说得很轻,但很坚定。
办护照、签证、体检,一系列手续下来,王秀芳感觉像做梦一样。五十三岁了,这辈子最远就去过县城,现在却要飞到万里之外的阿拉伯国家。
临行那天,全家人都哭了。小宝抱着她的腿不让走,张大山愧疚得说不出话来,李小红更是哭得稀里哗啦。
"妈,您要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就给家里打电话。"张明把她送到村口,一遍遍叮嘱着。
王秀芳上了车,回头看着越来越小的村庄,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干,早点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
飞机在迪拜机场降落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走出空调冰凉的机场,迎面扑来的热浪让王秀芳差点喘不过气。这里的夜晚比老家的白天还要热。
中介公司的人把她送到雇主家时,她完全被震住了。这是一栋三层的独立别墅,花园里有游泳池,房子里到处都是大理石和水晶灯。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房子,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什么。
雇主阿里·哈桑是个四十多岁的商人,做石油生意,会说简单的中文。他的妻子法蒂玛不会中文,但人很温和,总是对王秀芳微笑。他们有两个孩子,十二岁的女儿萨拉和十岁的儿子艾哈迈德。
"王,你的房间。"阿里带着她看了看佣人房,虽然不大,但有独立的卫生间,还有空调,比老家的条件好多了。
第一个月是最难熬的。语言不通,习俗不懂,连做饭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阿拉伯人不吃猪肉,要按伊斯兰教的规矩来,王秀芳学了好久才摸清门道。
更难的是想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她都会想起老家的一切。张大山的腰怎么样了?小宝有没有听话?李小红的身体还好吗?时差的关系,想给家里打电话都要算好时间。
但是看到每个月银行卡里多出来的一万块钱,王秀芳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她把钱几乎全部寄回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点生活费。
"妈,您别这样,也要给自己留点。"张明在电话里心疼地说。
"妈没事,这里包吃包住,用不着花钱。你们把钱存好,小宝上学用得着。"
02
慢慢地,王秀芳开始适应迪拜的生活。
她发现阿里一家其实很好相处。阿里虽然是老板,但从来不会对她大声说话,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都是温和地指出。法蒂玛更是把她当家人一样,经常会给她买一些小礼物,或者做好吃的点心分给她。
两个孩子最开始有些怕她,毕竟语言不通。但王秀芳有办法,她会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跟他们交流,还会给他们讲中国的故事,虽然讲得磕磕绊绊,但孩子们听得很认真。
萨拉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喜欢画画和读书。她经常拿着画本坐在王秀芳旁边,一边画一边用蹩脚的中文问:"王奶奶,这个怎么说?"
艾哈迈德调皮一些,但也很聪明。他对中国特别好奇,总是缠着王秀芳问各种问题:"中国有沙漠吗?中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的孙子长什么样?"
王秀芳就拿出手机里的照片给他们看,讲老家的生活。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法蒂玛也会凑过来听。
"王,你很想家。"法蒂玛有一次看到她偷偷抹眼泪,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安慰她。
"是的,很想。"王秀芳点点头,然后比划着说,"但是工作很重要,家里需要钱。"
法蒂玛拍拍她的手,眼中满是理解和同情。
工作渐渐上手后,王秀芳发现自己还挺有天分的。她把中式的家务方法和阿拉伯式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还学会了做几道阿拉伯菜,阿里吃了都夸好。
最让她开心的是,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她了。萨拉会主动教她英语单词,艾哈迈德会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有时候他们生病了,还会粘着她,要她陪在身边。
"王奶奶,你什么时候回中国?"有一次萨拉突然问她。
王秀芳愣了一下,说:"五年,五年后回去。"
"那还有很久很久!"萨拉有些难过,"我不想让你走。"
王秀芳心里一暖,摸摸小女孩的头说:"萨拉,王奶奶也舍不得你们。"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秀芳每个月按时给家里汇钱,家里的情况也在慢慢好转。张大山的腰伤好了,又能干轻松点的活了。张明在工厂里表现不错,工资也涨了一些。最让她高兴的是,小宝上学了,成绩还挺好的。
"妈,小宝说想奶奶了,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李小红在视频通话里说。
王秀芳看着屏幕里已经长高了很多的孙子,心里酸酸的:"告诉小宝,奶奶再过两年就回去了,一定给他带很多好玩的东西。"
但她心里知道,离开这个家也会很不舍。这里已经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0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王秀芳在迪拜已经工作了四年半。
这四年多来,她不仅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更是成了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萨拉和艾哈迈德的中文已经说得很流利了,他们亲热地叫她"王奶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她说。
阿里的生意这几年也越做越大,经常要出差。每次他和法蒂玛外出时,都会放心地把孩子们交给王秀芳照顾。
"王,你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法蒂玛不止一次这样对她说。
王秀芳心里暖暖的,但也有隐隐的不舍。因为合同马上就要到期了,再过半年,她就要回国了。
这天晚上,她正在收拾客厅,听到阿里和法蒂玛在书房里小声讨论什么。她不想偷听,但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王很好,孩子们离不开她。"法蒂玛的声音有些担忧。
"我知道,但她的合同快到期了,她也想回家。"阿里叹了口气。
"我们能不能让她续约?多给她一些工资?"
"我问过了,她说家里人需要她回去。她的孙子今年要上三年级了,需要人照顾。"
王秀芳心里一阵感动。这一家人是真的把她当家人看待,舍不得她走。
第二天,阿里主动找她谈话。
"王,你真的要回中国吗?我们全家都希望你能留下来。我可以给你涨工资,每个月一万五,怎么样?"
王秀芳很感动,但还是摇摇头:"阿里先生,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的孙子需要我,我的丈夫也老了,需要人照顾。"
阿里理解地点点头:"我明白,家人最重要。"
当天晚上,萨拉和艾哈迈德得知消息后,都哭了。
"王奶奶,你不能走!"萨拉抱着她不肯松手,"谁来陪我画画?谁来给我们讲中国的故事?"
艾哈迈德也红着眼睛说:"王奶奶,我还想去中国看你呢!看你的孙子,看你的家!"
王秀芳鼻子一酸,紧紧抱住两个孩子:"王奶奶也舍不得你们,但是王奶奶的家人也很想念我。你们长大了,可以来中国看王奶奶。"
"真的吗?"两个孩子眼睛亮了。
"当然是真的。王奶奶的家永远欢迎你们。"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家人都在珍惜剩下的时光。法蒂玛教她做更多的阿拉伯菜,说要让她回国后也能做给家人吃。阿里给她买了很多中国买不到的特产,说是带回去给家人的礼物。
孩子们更是每天都粘着她,萨拉画了很多画要送给她,艾哈迈德则认真地学写中国字,说要给小宝写信。
"王奶奶,我们会想你的。"萨拉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中国找你。"
"我也是!"艾哈迈德在旁边附和。
王秀芳看着这两个她疼了四年多的孩子,心里满是不舍和欣慰。她知道,这份感情是相互的,是珍贵的。
04
离别的日子终于到了。
王秀芳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除了自己的衣物,更多的是这些年来攒下的各种纪念品和阿里一家送的礼物。她把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小心翼翼地装好,每一样都承载着回忆。
最后一个早上,她像往常一样起床为全家准备早餐。法蒂玛特意起得很早,在厨房里帮她忙活。
"王,谢谢你这五年来的付出。"法蒂玛一边帮她摆盘子,一边红着眼圈说,"你让我们的家变得更温暖。"
王秀芳心里酸酸的:"夫人,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五年,你们把我当家人一样对待,我很感激。"
孩子们今天也格外乖巧,萨拉没有像平时那样赖床,艾哈迈德也安静地坐在餐桌旁。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强忍着不舍的情绪。
"王奶奶,这个给你。"萨拉拿出一本画册,"这是我画的我们一家和你在一起的画。"
王秀芳接过画册,翻开第一页,是她第一天来到这个家时的情景:她怯生生地站在门口,阿里在旁边微笑着迎接。接下来的每一页都记录着这五年来的美好时光:她教孩子们包饺子、一起在花园里玩耍、陪他们做作业...
"萨拉,这太珍贵了。"王秀芳眼泪差点掉下来,"王奶奶一定会好好保存。"
艾哈迈德也拿出一个小盒子:"王奶奶,这是我亲手做的。"
盒子里是一个用木头雕刻的小骆驼,虽然手法稚嫩,但能看出很用心。
"谢谢你们,王奶奶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去机场的路上,全家人都陪着她。车里很安静,每个人都沉浸在离别的不舍中。
到了机场,阿里帮她办完托运手续,然后递给她一个信封。
"王,这是你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点奖金。"
王秀芳接过信封,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三千人民币的样子。她心想,这些钱正好可以给小宝买些学习用品。
"还有,这个给你。"法蒂玛拿出一个精美的背包,是那种中东特色的手工刺绣包,看起来就很贵重。
"夫人,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王秀芳连忙推辞。
"不,你必须收下。"法蒂玛坚持道,"这里面装着一些小礼物,回家再打开看。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
阿里也点头说:"王,你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是你应得的。"
王秀芳看着这一家人真诚的眼神,最终还是收下了背包。背包不重,但她能感受到里面装着这一家人对她的感情。
登机时间到了。萨拉和艾哈迈德都哭了,紧紧抱着她不肯松手。
"王奶奶,你一定要记得我们!"
"王奶奶,我们会想你的!"
"我也会想你们的。"王秀芳一边抹眼泪,一边说,"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来中国看王奶奶。"
最后拥抱告别后,王秀芳拖着行李走向登机口。回头看着渐渐模糊的一家四口,她心里五味杂陈。这五年,她不仅挣到了钱,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跨越国界的真情。
飞机起飞时,王秀芳透过舷窗看着越来越小的迪拜,心里默默说着:谢谢你们,我的第二个家。
05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王秀芳终于回到了中国。
刚下飞机,她就看到了举着牌子等她的张大山和张明。五年不见,丈夫的头发更白了,腰也有些驼了,但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儿子张明则变得更成熟了,脸上少了当年的愁容。
"秀芳!"张大山激动地迎上来,紧紧抱住了妻子。
"妈!"张明也红着眼圈,"您辛苦了!"
一家人抱在一起,引得周围不少人侧目。王秀芳感受着久违的家人怀抱,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好了好了,咱们回家。"她擦擦眼泪,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回家的路上,父子俩争着给她介绍这些年的变化。张明的工作稳定了,李小红也升了职,小宝的学习成绩很好。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债务基本都还清了,还在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
"妈,这都是您的功劳。"张明握着她的手说,"要不是您这些年在外面辛苦,我们家不可能有今天。"
王秀芳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五年的付出都值了。
回到家时,李小红正挺着大肚子在门口等她。小宝长得又高又壮,看到奶奶回来,激动得又蹦又跳。
"奶奶!奶奶!"小宝扑到她怀里,"我想死你了!"
"小宝乖,奶奶也想你。"王秀芳抱着孙子,感觉心都要化了。
晚饭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王秀芳给大家讲迪拜的见闻,拿出带回来的各种礼物。萨拉画的画册让全家人都很感动,艾哈迈德雕刻的小骆驼更是让小宝爱不释手。
"妈,这一家人对您真好。"李小红感叹道。
"是啊,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王秀芳想起离别时的情景,又有些感伤。
忙碌了一天,晚上终于安静下来。王秀芳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放在床上的那个精美背包,心里满是好奇。
法蒂玛说里面装着礼物,让她回家再打开。一路上她都小心地保护着这个背包,现在终于可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了。
她慢慢走向背包,手轻轻放在拉链上。
这个背包陪伴她走过了漫长的归途,里面承载着一个家庭对她的感激和不舍。
王秀芳深深吸了一口气,准备打开这个包含着无数回忆和情感的背包。她的手指轻抚过包上精美的刺绣,想象着法蒂玛精心准备礼物时的情景。
就在她即将拉开拉链的那一刹那,她突然停住了。
06
王秀芳缓缓拉开背包的拉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厚厚的信封。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信封,发现上面用中文写着"致我们亲爱的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厚厚一沓美元现钞,还有一张法蒂玛亲笔写的信。
信是用英文写的,但旁边贴心地附上了中文翻译:
"亲爱的王,这五年来,你不仅是我们的保姆,更是我们家的守护天使。你的勤劳、善良和无私,让我们全家都深深感动。这里是五万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大约是三十五万人民币。这不是工资,而是我们对你这些年付出的感谢。
你照顾我们的孩子就像照顾自己的孙子一样用心,你把我们的家打理得比我们自己都好。最重要的是,你教会了萨拉和艾哈迈德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坚强。
我们知道你是为了家庭才来到迪拜,现在是时候让这份钱帮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了。请不要拒绝,这是我们的心意。
永远爱你的法蒂玛一家"
王秀芳看完信,手都在颤抖。五万美元!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更没想到雇主会给她这样一份厚礼。
她急忙往背包里继续看,发现里面还有萨拉亲手制作的一本相册,记录了她在这个家五年来的点点滴滴。艾哈迈德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的一封信,字迹稚嫩但情真意切地表达着对"王奶奶"的感激。
最底下,是一个精美的珠宝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项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金色房子,房子上镶嵌着几颗小钻石。
珠宝盒里还有一张小纸条:这个房子代表我们在迪拜的家,也代表你在中国的家。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是我们家的一分子。——阿里
王秀芳彻底被感动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家人会给她这样一份厚重的礼物。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真情。
07
王秀芳拿着这些东西,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想起了这五年来的种种往事:刚到迪拜时的手足无措,孩子们生病时她彻夜不眠的照顾,阿里出差时她一个人撑起整个家,法蒂玛教她阿拉伯菜谱时的耐心...
每一个细节都证明着,这一家人对她的感情是真挚的,而她对这个家的付出也被他们深深铭记着。
她重新看了一遍法蒂玛的信,心里暖流涌动。原来,在她眼中微不足道的日常工作,在这一家人眼中都是那么珍贵。她以为自己只是在尽一个保姆的本分,却不知道在无形中已经成了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王秀芳想起临别时萨拉和艾哈迈德的眼泪,想起法蒂玛不舍的拥抱,想起阿里眼中的感激。原来,他们早就把这一切准备好了,想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她的感谢。
她小心地把项链戴上,在镜子里看着自己。这条项链不重,但她感受到了它承载的深厚情谊。那个小房子吊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两个家庭之间的真情一样珍贵。
第二天一早,王秀芳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妈,这也太多了!"张明看着那沓美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妈,人家对你也太好了。"李小红感叹道,"这得多信任你啊。"
张大山则默默地翻看着相册里的照片,看到妻子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片段,眼中满是心疼和骄傲。
"秀芳,你受苦了。"他轻抚着妻子的手说,"但是你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小宝则对那个小骆驼爱不释手,缠着奶奶讲萨拉和艾哈迈德的故事。
"奶奶,我也想去迪拜看看萨拉姐姐和艾哈迈德哥哥。"他说。
"好,等小宝长大了,奶奶带你去。"王秀芳笑着说,"我们要去感谢他们。"
08
有了这笔意外的财富,王秀芳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她坚持要把县城的小房子换成更大的,这样李小红生了二胎后就不会那么拥挤。然后,她为小宝设立了教育基金,确保孙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
"妈,您留着自己花吧。"张明心疼地说。
"傻孩子,妈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看到你们过得好,妈就满足了。"王秀芳笑着说,"这钱来得不容易,得用在刀刃上。"
但她也没有全部花出去,而是把一部分钱投资理财,为将来做打算。最重要的是,她决定每年都要给萨拉和艾哈迈德寄一些中国特产和礼物,保持这份珍贵的跨国友谊。
几个月后,李小红顺利生下了二胎,是个女孩。王秀芳抱着新生的孙女,心里满是幸福。她给女孩起了个小名叫"迪迪",纪念她在迪拜度过的那五年。
"等迪迪长大了,我要告诉她奶奶在迪拜的故事。"王秀芳说。
与此同时,她也经常和迪拜的这一家人视频通话。萨拉和艾哈迈德都长高了不少,中文也说得更流利了。他们经常在视频里展示自己的新作品:萨拉的画画技法越来越成熟,艾哈迈德则开始学习制作更复杂的手工艺品。
"王奶奶,我们都很想你。"萨拉在视频里说,"今年夏天,爸爸说可能会带我们去中国旅游。"
"真的吗?那太好了!"王秀芳激动得眼睛都亮了,"王奶奶一定要好好招待你们!"
一年后,阿里一家真的来到了中国。当他们在机场重聚时,所有人都激动得哭了。萨拉和艾哈迈德扑到王秀芳怀里,就像当年在迪拜一样亲热。
"王奶奶,我们终于来看你了!"
在中国的两周里,王秀芳带着他们游览了北京、西安等名胜古迹,也让他们体验了真正的中国农村生活。小宝和萨拉、艾哈迈德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语言不通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交流。
"王,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中国。"阿里在临别时说,"你不仅是我们的朋友,更是连接两个国家的桥梁。"
"是的,"法蒂玛紧紧抱着她说,"你证明了爱是没有国界的。"
如今,王秀芳已经60岁了。她每天的生活很充实:照顾两个孙子孙女,和迪拜的朋友们保持联系,偶尔还会给村里其他想出国打工的妇女们分享经验。
"最重要的是要用真心待人。"她总是这样说,"无论走到哪里,真诚和善良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王秀芳知道,那个装着五万美元的背包改变的不仅仅是她家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信任、感恩和爱。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戴上那条项链,看着小房子吊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心里想着远在迪拜的那个家,还有那份跨越万里的深情厚谊。
这就是王秀芳的故事,一个关于付出与回报、关于真情与感恩的故事。她用五年的辛勤工作换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永远不会褪色的珍贵友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