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皖南宣城旌德,有一座涌动着活力与机遇的小镇——兴隆。这里,古韵与潮流交汇,青山与产业共生,正书写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篇章。
兴隆小镇。
穿过三峰村的林荫道,安徽天演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赫然矗立G330国道南侧。作为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它承载着长三角移位装备研发与技术服务的重任。2025年1月5日,天演盛大启幕,5500万元总投资、1334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与研发基地同步亮相。依托先进计算机控制与液压系统,天演研发团队打造可精确旋转顶推的交替步履行走设备,首创交替顶升、主动托换新技术,破解城市更新“卡脖子”难题。未来,天演将以设备制造为基、技术服务为翼,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移位、液压及工程解决方案,为兴隆镇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离喧嚣不远,距诗意很近。车行片刻,便抵达三山村湖田组的“村田里”民宿集群。2023年初,三山村唤醒沉睡资产,一期民宿应运而生;2024年再升级,白墙黛瓦与梯田竹林相映成趣,成为刷屏朋友圈的网红坐标。步入屋内,原木屋架托起旧时乡愁,智能家居安放现代舒适,22间客房,节假日一房难求。此外,耕作体验、露营基地、荷花清塘……多元场景让假日时光松弛而丰盈。“全村一桌菜”机制更让民宿与乡亲紧紧相连:房屋租赁、食材直供、就近务工,每年带动周边村民增收逾50万元。2024年,三山村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万元,同比增长42%。资源“活”了,旅游“火”了,乡村振兴的故事在炊烟与笑声里温柔流淌。
循着潺潺山泉,来到隐匿山谷的棘胸蛙养殖场。棘胸蛙对水质、环境几近挑剔,兴隆却以清澈山泉与嶙峋石洞,为其打造天然家园。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激活沉睡资源,专家下沉田间课堂,帮助十余名村民从“门外汉”变身“技术工”,人均年增收3万元。一只只棘胸蛙鼓起“钱袋子”,也奏响山乡共富新乐章。
兴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强蓉表示:“下一步,兴隆镇将锚定‘科技赋能强产业、生态提质兴文旅’目标,持续推动天演公司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延伸,升级民宿集群的场景体验与品牌影响力,让更多沉睡的山水资源、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
从科技创新的天演公司,到诗意栖居的“村田里”,再到山泉叮咚的棘胸蛙养殖场,兴隆镇已在绿水青山间勾勒出多元产业共兴的乡村振兴雏形。(袁长义、温杨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