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不少人发现自己或家人更容易流鼻血了,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正如央视新闻所提及,秋季空气干燥,会直接刺激鼻腔前端黏膜,若长时间或反反复复鼻出血,即使少量也一定要就医,可能是肿瘤早期症状。对此,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宋洪亮主任为我们详细解读鼻出血相关知识。
01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鼻科常见急症,其本身非一独立的疾病,而是鼻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表现的一个伴随症状。是指鼻腔及周围组织的血管破裂,血液向前经鼻孔流出或向后流入口咽部。
02为什么秋天容易鼻出血?
(1) 空气干燥
秋季空气湿度下降,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黏膜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脆弱,加上冷空气的刺激,更容易破裂出血。
(2) 饮食不节
胃热炽盛,也就是俗称的“吃上火了”,如果在秋季吃了很多肥甘厚腻、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导致上火,引起鼻出血。
(3) 血压波动
早晚温差大,老人血管弹性差,血压忽高忽低,可能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或凝血能力下降,引发鼻出血。
(4)过敏+感冒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高发季节。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会刺激鼻腔黏膜,引起炎症和瘙痒,导致患者频繁揉鼻、打喷嚏,这些动作容易损伤黏膜血管,引发出血。
03鼻出血原因多样且复杂
(1)鼻部损伤
挖鼻、揉鼻、用力擤鼻、摔伤等。
(2)鼻部炎症
各种鼻腔、鼻窦的炎症均可导致鼻黏膜毛细血管受损而出血。
(3)鼻腔结构异常
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脱落,可引起反复鼻出血。如鼻中隔偏曲,凸起侧的黏膜更易受气流冲击而出血。
(4)鼻部肿瘤病变
其中最易发生鼻出血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
常见于儿童,多为单侧鼻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
04遇到鼻出血怎么办?
1、正确姿势:头部微微前倾让血液可以从前鼻孔流出,避免倒流入咽喉引起呛咳。
2、压迫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持续压迫5-10分钟。
3、冷敷辅助: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鼻梁上方或额头部位,帮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4、及时就医:出血无法停止或出血量较大、反复出血,或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05如何预防鼻出血?
1、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水平。
2、避免鼻腔损伤:戒除挖鼻、用力擤鼻、搓鼻子等不良习惯。
3、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
4、营养均衡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5、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服药,稳定控制血压。
6、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06鼻出血的检查方法
如果鼻出血频繁或量大,这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
➤ 鼻内镜检查:可以观察鼻腔出血部位,有无新生物、异物等,明确出血是否由鼻血管瘤、鼻中隔偏曲、鼻腔炎症或肿瘤等引起的。
➤ 鼻窦CT或MRI:可以发现可能引起鼻出血的鼻窦病变,如真菌性鼻窦炎、鼻窦肿瘤等。
➤ 全身性疾病筛查:如监测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
专家提醒
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宋洪亮主任提醒您:出现鼻出血后,在不确定病因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并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引起更多的并发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