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9月16日那份长达256页的预算报告中,罕见地用严厉语气向成员国发出警告:联合国正面临严重的资金断裂。
尽管报告写得克制冷静,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现实。
初步估计,联合国常规预算会因此砍掉15%,维和任务支援经费则会缩减11.2%,并且还有2680个岗位即将因此消失。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真实的人与事:可能是某个冲突地区的观察员岗位被撤销,可能是人道主义救援项目规模压缩,也可能是一批为本就脆弱的国际秩序服务的职员,突然失去了工作。
而这一切的源头,直指一个名字:美国。
60多个国家没有缴纳足够的会费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联合国会费的态度急转直下。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美国拖欠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摊款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最大“欠费户”。
然而这还没完,因为自从2024年起,美国就再也没有向联合国缴纳过一分钱,究其原因,是特朗普上任后一次又一次公开联合国存在的价值,还放出话来说“美国不愿意再当世界的钱包”,简直把一个老赖的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并非唯一未缴费的国家,在60多个未足额缴纳会费的成员国中,也包括中国、俄罗斯等重要国家。
区别在于,中国虽然缴费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每年都会在财政年度之前全部结清,拿2024年举例,那年4.8亿美元的会费,我们是在12月底完成支付的,并且联合国现有会费比例分配严重不合理,发达国家长期欠费后要求降低比例,但是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负担却在不断加重。
这种不平衡,正在撕裂联合国的财政基础。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底,联合国不是一家企业,并不具备盈利能力,因此想要正常运作严重依赖于193个成员国的会费。
其中,美国承担22%的常规预算和27.89%的维和预算,中国则为15.25%和19.06%。这意味着,如果最大缴费国拒绝出资,联合国的运营将迅速陷入瘫痪。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拖欠行为正在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推迟缴费,甚至提出降低分摊比例的要求。
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联合国将真正面临“关门大吉”的风险。
而就在联合国为钱发愁、不得不通过裁员节流的同时,特朗普却正春风得意地访问英国。乘坐皇家马车、出席国宴、赠送名剑复刻品与珠宝胸针……他甚至带去了微软、英伟达和苹果的首席执行官,宣布未来四年将在英国投资400亿美元。
一边是国际组织发不出工资,一边是前总统在国外“大手笔撒钱”,这戏剧性的对比,不禁让人疑问:全球治理是否正在被国家的自私利益所绑架?
这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是全球领导力的危机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特朗普这一次对英国的访问并不算友好示好,只是为了通过投资来换取英国在市场开放以及降低贸易壁垒方面的让步罢了,这样的算计,英国民众并不买账,甚至集体抗议特朗普此举。
再来聊回联合国缺钱,表面上是一个财政问题,本质上却是一场全球领导力的危机。
当最具实力的国家拒绝履行义务,当多边机制因资金短缺而步履维艰,世界秩序的空白将由什么来填补?
没有人希望联合国变成一个空谈俱乐部,更没有人愿意看到维和行动缩水、发展援助中断、全球危机无人协调,但现实是,大国政治的任性正让这个本应代表全人类的组织陷入尴尬。
中国缴费时间较晚,并非不缴,美国直接不缴,还理直气壮,其他国家在观望,甚至效仿,这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结语
联合国需要的不仅仅是被动缴费,更是一套更具代表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财政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而不是将负担转嫁给新兴国家。
世界并非没有选择。要么共同买单,要么一起承担混乱的代价。
裁员2600人也许只是开始,如果大国继续缺席,联合国的困境,只会是我们这个时代国际秩序凋敝的一个缩影。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