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5个师开始“血洗加沙”,哈马斯只剩数千残兵,今夜过后他们将彻底成为历史?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中心城市——加沙城发起代号为“基甸战车2号”的大规模地面攻势,标志着本轮巴以冲突进入决定性阶段。
![]()
以军出动全部五个师、14个旅级作战群,并征召6万名预备役人员,总兵力达13万至15万人,计划对哈马斯实施彻底清剿。
钢铁洪流困城之下:加沙巷战的真实战局
以色列国防军这次确实下了血本。三个主力师已经攻入加沙城核心区域——第98空降师和第162装甲师正从东西两个方向挤压城区,第36步兵师也在待命准备投入战斗,加上另外两个师在周边警戒,14个旅级作战群像铁钳一样死死咬住了加沙城。
![]()
为了这场攻势,以色列征召了6万名预备役人员,总兵力达到13万至15万人,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就部署了近200名士兵,这种密度在现代城市战中极为罕见。
以军采用的新战术透着一股狠劲:他们划定所谓的“危险战斗区”强制居民撤离,用工程车推平房屋开辟通道,甚至把老式装甲车装满炸药远程引爆,专门对付可能藏有武装人员的建筑。
![]()
过去24小时内,140个目标遭到空袭,从地下隧道到高层建筑无一幸免。以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坦言,这场地面攻势“可能持续数月之久”,但总参谋长扎米尔则宣称已经“击败哈马斯核心军事力量”,距离战争结束“更近一步”。
然而战场上的数字却透着诡异。以军估计加沙城藏有2500至3000名哈马斯武装分子,而智库分析哈马斯总兵力尚存约5000人。这意味着即便按最乐观的估计,以军13万大军面对的也只是一支几千人的轻装部队。
![]()
更棘手的是,军事优势正在转化为政治压力——耶路撒冷总理官邸外,人质家属彻夜抗议,指责政府的轰炸“可能让亲人成为最后一夜的牺牲品”,反对派领导人拉皮德更是直言“孤立不是命运,而是错误政策的结果”。
内塔尼亚胡自己都承认,以色列正面临“可能持续数年的孤立”。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速战速决”的誓言变得越来越苍白。
地道里的抵抗者:哈马斯的生存密码与致命短板
![]()
在加沙城的废墟之下,另一番战争正在上演。哈马斯武装分子像幽灵一样穿梭在残存的地道网络中,这些总长超过500公里的地下通道虽然已有一半被摧毁,但剩下的部分仍然构成了难以攻克的防御体系。
他们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显示,武装人员从废墟缝隙中发射“亚辛-105”反坦克火箭弹,精准击中以军装甲车的侧后方,这种游击战术让号称精锐的以军地道战突击队“黄鼠狼部队”头疼不已。
但哈马斯的处境远比视频中看起来凶险。据分析,他们的弹药库存只剩战前的15%,很多新兵连基本的射击训练都没完成就被迫投入战斗。
![]()
更致命的是外部支援线被切断——9月9日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的“烈焰之巅”行动,不仅炸死了哈马斯6名谈判人员,还导致本已接近达成的停火协议彻底破裂。
过去一直暗中支持哈马斯的卡塔尔,如今在国际压力下也不得不收敛,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哈马斯普遍感到厌烦,很难指望实质性援助。
有意思的是,哈马斯的抵抗并非孤立无援。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声明显示,尽管以军狂轰滥炸,仍有超过100万巴勒斯坦人拒绝南迁,选择留在加沙城及其北部地区。这些坚守家园的平民虽然不是武装人员,却构成了哈马斯存在的社会基础。
![]()
更耐人寻味的是,已有1.5万人在尝试南迁后又返回城内,因为以军宣传的“人道主义安全区”马瓦西地区不仅遭受了109次空袭,还完全缺乏水、食物和医疗设施,根本无法生存。
这种绝境反而强化了民众对哈马斯的同情——当没地方可逃时,抵抗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停火否决权背后:这场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
9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结果,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场冲突的国际底色。美国再次动用否决权,单方面阻止了要求“立即、无条件实施永久停火”的决议草案,这已经是2023年10月以来美国第8次否决涉加沙决议。
就在同一天,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还在炫耀“加沙正在燃烧”,而巴勒斯坦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冲突已造成近6.5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16.4万人受伤,相当于加沙总人口的10%遭到伤亡。
![]()
这种赤裸裸的武力倾斜正在引发反噬。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明确指出,以色列接管加沙城的计划“严重关切”,强调“任何改变加沙人口及领土结构的行为都必须予以坚决抵制”。
更让以色列头疼的是双线作战的压力——在加沙攻势的同时,以军还在也门荷台达港展开空袭,而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卡西姆则誓言“不会让任何人解除抵抗力量的武装”,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随时可能升级。
内塔尼亚胡承认以色列正面临“持续数年的孤立”,这绝非危言耸听。
![]()
军事上的“胜利”越来越清晰,但政治上的泥潭却越陷越深。以军已经控制了加沙地带75%的区域,甚至宣称包围了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的地堡。
但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哈马斯不仅是军事组织,更是赢得过选举、治理加沙15年以上的政治力量,其理念已深度融入巴勒斯坦社会结构。
加沙城的废墟上,坦克可以碾过建筑,却无法根除人们心中的抵抗意识。
![]()
当19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被迫在轰炸中逃亡,当南部“安全区”变成另一个战场,这场战争的终局早已注定——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创伤和仇恨在滋生蔓延。
今夜过后,哈马斯或许会失去更多据点,但只要加沙的苦难没有尽头,抵抗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以军称在加沙城扩大地面军事行动 画面公布
![]()
央视新闻——“人道主义安全区”无法生存 约百万巴勒斯坦人拒绝南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