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传承友谊、践行民族团结的先锋力量。
2022年7月,国家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意见》。昆明主城6区(市)在助力磨憨镇边境幸福村建设中,以帮带共建机制为纽带,开展多次、多种形式的夏(冬)令营主题交流、研学等活动,并坚持把“融”的理念、增进共同性的导向贯穿各类各层级青少年交流活动全过程、各方面。
“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在昆明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为家乡和社会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8月29日,在2025年昆明市呈贡区—磨憨镇龙门村委会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暨龙门学子入呈就读欢迎座谈会上,来自龙门的新老学子纷纷表示。
这,只是昆磨两地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一个缩影。
2022年5月以来,昆明市实施的“以城带边 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催生了一次次相遇,繁华省会城市昆明与边境小镇磨憨各族青少年来往更加频繁,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不断拓宽,在探寻让边境幸福村更幸福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磨憨各族青少年参加五华区组织的“开笔礼”活动
交流活动让交往“有形”
“常来常往茶就不会凉,常来常往酒就会更香,常来常往心才会更宽广,各民族团结才会越夯越实!”2025年1月11日至14日,“团结花开幸福城 石榴籽籽心连心——昆明—磨憨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在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举办。
这场由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民族宗教委、中交资管云南区域管理总部主办的活动,抓好两地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进一步在昆明市各族青少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动员全市各族青少年为落实“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挺膺担当。
开幕式上,40余名各族青少年代表通过共同重温民族团结誓词碑誓词、聆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开展互动文艺表演、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建立了信任与友谊,也为后续活动奠定了融洽相处的情感基础。
在交流实践中,各族青少年代表先后到访了中交资管云南区域管理总部、云南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云南大学等地。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互嵌式融合的体验项目,让各族青少年点燃了探索求知火种、孕育了科技创新萌芽、筑牢了交通安全壁垒、厚植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盘龙区举办“轨记·盟誓·同心”中老铁路青少年研学活动
8月12日至17日,昆明市盘龙区第二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
活动将历史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课”,深植红色基因——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彝族学生深情致信习近平总书记,这封信,让新时代的殷切期望与74年前的铿锵誓言跨越时空,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激荡回响;
触摸百年铁轨,见证铁路从屈辱象征转变为国家发展动脉、友谊桥梁的历程,各族青少年感悟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的紧密相连;
体验傣族织锦的生活智慧、彝族漆器的历史记忆,各族青少年在切身体会中,印证着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现场学习哈尼梯田、傣族竜林等生态实践,感受中华儿女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深化各族青少年对共建美丽中国、共有家园的责任认同……
官渡区与曼庄村各族青少年共同参加夏令营
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来自昆明、红河、普洱、磨憨等地的汉、彝、苗、哈尼、傣族等20余名青少年同吃同住,在跨越山河、融汇古今的“行走思政课”里筑牢信念,在文化浸润中增进认同,在团结实践中深化情感……
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实践体验活动里,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每一处的风土人情、每一次温馨感人的瞬间、欢声笑语的相聚、深情厚意的交流,都汇聚成一本厚厚的青春纪念册,记录着昆磨两地各族青少年的青春友谊,点燃了未来携手发展、共创辉煌的信心与决心。
盘龙区对口帮带共建的尚冈村举办了“童梦启航”儿童成长营
研学活动让交流“有感”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研学正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拓宽视野、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昆明市帮带共建磨憨边境幸福村中,这种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一直在进行着。
2023年8月10日20点30分,2023年乌龙彝族火把节“四季村晚”正式开幕。这也是盘龙区“三项计划”系列活动暨尚冈边境幸福村各族青少年“游学在盘龙”主题研学活动的内容之一。
为了促进两地交流,在文艺表演中,尚冈村少年队带来了《竹林深处的小卜哨》,新迎二小带来了《彩绳酷炫》等精彩的节目,现场不断传来一阵阵赞叹声。
举办“西山—磨憨青少年手拉手”同心营活动
听说跳绳的同学中有人曾获得2021年世界跳绳锦标赛(线上)竞赛项目冠军和202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举办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线下)冠军,当时还在尚冈完小读书的五年级同学依远逢感慨不已:“原来,冠军就在我们身边,冠军也是我们普通人勤奋刻苦练出来的。看来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无限的可能!”
这次沉浸式参与的研学活动,是盘龙区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作为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典范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排头兵,盘龙区一直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各族青少年共聚一堂,走进历史深处、深入村寨生活、抵达边疆国门,引导各族青少年以脚步丈量团结根基,用双眼见证交融伟力,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如同雨林根脉般深植于心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盘龙区举办中老中越铁路沿线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
2024年8月13日,以“心曼籽相连,结对共成长”为主题的昆明市官渡区“红石榴各族青少年‘三交’同心”夏令营在石林未来也来化石博物馆正式开营。
四天三晚的时间,来自官渡区、曼庄村的汉族、布朗族、傣族等9个民族的47名青少年游览了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探访化石博物馆,追溯地球生命的起源;漫步滇池科普中心,领略高原明珠的秀美风光;走进云南民族博物馆,播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参观西南联大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及云南大学,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此次,还安排了昆明京东MALL智能科技体验、结对子、环保科普装置实践、非遗泥塑瓦猫制作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研学活动不仅让来自磨憨的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昆明的发展、感受昆明的热情,也让昆明的“小东道主”们认识了位于中老边境的磨憨小镇,两地的青少年们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交到了朋友、增进了友谊、增长了见识。
“红石榴各族青少年‘三交’同心”夏令营,不仅是一次两地青少年之间的联欢,更是官渡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边境幸福村建设到招商引资,从“边BA”到夏令营,官渡区与曼庄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铸牢。
为助力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安宁也一直发力:2023年8月18日,为期3天的安宁—磨憨2023年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同心营”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来自磨憨和安宁的40名各族青少年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2024年7月24日至8月10日,来自磨憨完小、磨憨中学、西南联大附属小学、磨憨双拥希望小学、勐腊县一中的53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七彩夏日、健康成长”暑期夏令营暨民族团结“同心营”活动;2024年8月23日,安宁市2024年“爱国戍边行·共筑中国梦”青少年戍边研学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在戍边研学活动中,027一级哨所戍边警察李一玮带领全体人员聆听了卫国戍边故事,并到边界巡边护边。
盘龙区举办中老中越铁路沿线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
在深刻体会到强边固边的重要性和巡边守边的艰辛之后,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贺卡和郁金香花束赠送给戍边队员,一堂意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课在行走中完成了。
两地的各族青少年们还参观了磨憨村委会磨整村民小组,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体验了傣陶制作,近距离体验了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围坐一起共同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共做同心图”,在一起制作同心图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磨憨各族青少年参加五华区组织的“开笔礼”活动
从安宁到磨憨,从城市到边关,从陌生到亲密,一场充满收获、成长的戍边研学之旅结束了,两地各族青少年手牵手、脚并脚一同载歌载舞,将民族团结的友谊推向高潮。
一次次研学活动,成了不少同学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第一次走出家乡、第一次与各族青年一同出游、第一次亲眼看到只在电视里出现过的文物……
研学之后,“我们愿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促进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努力奋斗者”的念头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呈贡区实施“鱼跃龙门·筑梦呈功”教育帮扶计划
社会实践让交融“有效”
以帮带共建为纽带,昆明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昆磨两地各族青少年在“关于向往与奔赴、探索与成长、责任与担当”的探讨中,收获满满,让帮带共建取得实效、落地开花。
2023年7月24日至28日,西山区民族宗教局、共青团西山区委联合主办了“西山—磨憨青少年手拉手”同心营活动。
此次活动,来自西山区、磨憨镇的50名各族师生代表在西山聂耳墓前聆听聂耳为国而歌的故事,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滇池书城红色文化体验馆沉浸式体验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厚植民族家国情怀,树牢成长奋斗的理想信念;
在西山龙门领略浩渺烟波的五百里滇池,到万达双塔顶楼一览春城风光,在1903商圈打卡民俗文化街区,感悟祖国的发展与成就,体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厚植爱边守边护边的家国情怀;
在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共同重温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
在融创海世界、雪世界,了解了海洋、冰雪科普知识,拓宽了实践体验,发出了以健康强壮的体魄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自启动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来,西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印发了《西山区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落实见效。此次活动以帮带共建为依托,为磨憨幸福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促进各族青少年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呈贡区与龙门村两地各族青少年一起体验民族文化
“朱砂启智,开笔启蒙。”2023年10月21日,五华区“护星暖心·国梦共筑”护国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项目——“开笔识文,礼润童心”活动在昆明文庙启动。来自磨憨镇尚勇村委会的30名小学生与五华区的小学生们一起携手,在庄严的“开笔礼”中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磨憨镇带队负责人表示,孩子们来到五华区,与五华区的同学们一起写好一个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安宁市、磨整村各族青少年共同制作的“同心图”
五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昆明文庙举行“开笔礼”,以文化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也是五华区全方位帮带共建磨憨镇尚勇村的创新举措,不仅促进各族青少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包容欣赏、相互学习帮助,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参加此次“开笔礼”之外,来自磨憨镇尚勇村的同学们还参观了聂耳故居和聂耳母校长春小学,深入感受了国之歌者聂耳的成长之路,并开展了五华、尚勇同心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共建活动。
他们还到五华区瑞和实验学校观看了AI表演,体验了电动仿生鸟制作飞行等科技体育活动,孩子们对这些有趣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彩纷呈的活动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各族青少年在互相学习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凝聚起携手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力量。
为持续加快推进龙门村边境幸福村建设,7月30日至8月1日,呈贡区2025年“新善工程·呈牵龙门”活动在磨憨镇龙门村温情开展。
50余名儿童参与了内容丰富的“新善少年游”夏令营。
孩子们在“心理健康小主人”主题会上,通过乐高“情绪城堡”搭建释放心声、培养协作能力;在科普实践课堂中,借助手摇发电机、太阳能小汽车组装探索科学原理;在“石榴花开”手工课堂里,用本土花叶制作滴胶标本、提笔描绘《水墨龙门村》,深化家乡认同感。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干警还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反诈普法,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呈贡区做的还很多。
8月29日,呈贡区—磨憨镇龙门村委会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暨龙门学子入呈就学欢迎座谈会举行,来自龙门村的学子入呈就学,共享呈贡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构建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此次活动是呈贡区积极落实昆明市“以城带边、帮带共建”工作要求的举措之一,自2023年正式启动教育帮扶计划以来,今年已经开展至第3期,共计23名学子就学昆明市。
在帮扶中,呈贡区一幼对口帮扶磨憨龙门幼儿园,常态化开展帮扶活动,将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等输送到对口幼儿园;呈贡区对符合条件并愿意就读的磨憨镇龙门村委会村民子女提供教育帮扶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这种部署有力、落实有印、活动有感、成果有效的举措,在两地青少年心中厚植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情怀沃土,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更加由衷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赞,一路睦。
如今,昆明与磨憨两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共同遨游,在文化的世界中相互欣赏,在实践的探索里携手前行,在心灵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将成为民族团结的使者,带着对彼此的深厚情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将持续升温,在双向奔赴中不断奏响交往交流交融的青春乐章。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本组图片由昆明市民族宗教委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