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历史书上看到,古代打仗总有人临阵倒戈,可清军八旗的人怎么就从没投降过,哪怕被围得水泄不通,最后也是一直打到喘不上气,我翻了翻史料,发现这事背后藏着三层没人明说的规矩。
![]()
乾隆年间傅清在西藏被叛军围住,身边只剩十几个兵,他不躲不逃,带着人冲进敌群,拼个你死我活,兆惠困在黑水营,断粮十几天,把最后几匹马杀了分给手下吃,自己拎着刀带头冲出去,这样的事清朝三百多年里一回又一回,只要到了绝境,人就只管往前冲,不回头。
![]()
其实秘密藏在清朝的用人办法里,明朝皇帝总爱收拾开国功臣,朱元璋把徐达、常遇春这些老将的后代压着不用,到了崇祯时候真出了大事,祖大寿、吴三桂这些人一看势头不对就全跑了,清朝不一样,他们给开国贵族封爵时手笔大,钮钴禄家、富察家这些老家族,子孙都能接着当官,说白了,清朝皇室和贵族早就捆在一条绳上,打仗时投降等于自己断了活路。
![]()
更狠的是满族人对家族名声的看重,你要是翻过清朝宗谱就会发现,那些贵族子弟打小就知道自己是皇帝家的亲信,祖上跟着努尔哈赤打江山立过什么功,乾隆年间富察家最明显,孝贤皇后那一支的男丁几乎全被派去打仗,死在战场上的占了大半,不是他们家没人,是谁要是临阵逃了,回去连族谱都进不去。
![]()
皇帝定的规矩最狠,战死的将领立刻追封,哪怕以前犯过错也全不算数,可要是投降了,全家爵位全撤,祖宗牌位也得从宗祠里搬出来,乾隆手下的明瑞将军被围时,身边人都劝他突围,可他明白,只要活着回京,富察家就抬不起头,自己这一生也就毁了,这规矩像根绳子,把人牢牢绑在战场上。
![]()
有意思的是,连八旗以外的绿营兵也没几个真投降的,清朝打从立国那会儿就把“投降”两个字当耻辱,人人都知道死比降来得硬气,这事儿就慢慢成了规矩,到太平军杀进来时,八旗兵还是拼着命往上冲,看着傻,可细琢磨,哪是什么忠君报国,不过是祖宗留下的路走惯了,脚底下早被捆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