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掠过湟水河谷,漫步在海东市乐都区街巷,不必刻意寻觅,便能触碰到这座城市悄然生长的温度,道路更畅、街景更亮、设施更全、新居更暖,一场关乎品质与幸福的“美丽嬗变”,正让这座城市焕发全新生机。
这几年,乐都区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颜值跃升”。四通八达的路网织密城市脉络,告别了曾经的拥堵不畅;雅致美观的街景串联起街角巷尾,拆违增绿的“口袋公园”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时尚舒适的新居鳞次栉比,老旧小区改造让斑驳墙面换上“新装”……
“乐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家住乐都区公园壹号小区的居民李女士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今昔对比间,道路畅了的安心、环境美了的惬意、设施全了的便利,都写在群众舒展的眉梢、洋溢的笑脸上。
近年来,乐都区坚持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和实施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路径和抓手,全面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市政设施管护等工作,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精细治理,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度、群众的幸福感。
乐都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手笔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7.8亿元,实施项目39个,改造市政道路3.43公里,改造燃气管道68公里、升级燃气户内设施26931户,改造排水管道40.9公里、供水管网21公里;先后建成投放公共停车场11座增设停车位1137个,在32条城区道路设置临时停车位1972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2020年以来,累计投资1.37亿元,完成92个老旧小区6121户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安全是城市文明的底色。乐都区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以“大治安、大城管、大交通”思维构建全域安全防线。“城管+公安”联勤执法机制全天候运转,24小时不间断巡查让执法“无死角、无盲区”;建设工程消防专项整治排查417个项目,335个安全隐患全部纳入闭环整改;燃气安全“敲门行动”覆盖2.6万户居民与4392家非居民用户,学校、夜市等人员密集区的高频次专项检查,为城市安全筑牢“铜墙铁壁”。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乐都区送给市民的“生态福利”。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规划增绿“四绿联动”,城区32条道路绿化与7个公园广场养护精耕细作,裸露地变身“口袋公园”,街角巷尾绽放“微景观”。
如今的乐都区,步步是景、处处含绿,“生态绿城区”的名片愈发鲜亮。截至2024年末,乐都区已建成、改造各类公园绿地10个,总面积达146.2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扩展至908.61公顷,覆盖率达45.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7平方米。
干净整洁是城市最直观的“气质”。乐都区以“管理无缝隙、作业无死角”为标准,将城区划分为12个保洁片区,主要街道实行“一日四扫、全天保洁”,人机协同作业让背街小巷、城郊村环境焕然一新,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3%。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定时收集、清运管理机制,创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小区121个,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两分类果皮箱411个,三分类果皮箱27个,四分类果皮箱370个,配备生活垃圾压缩车14辆,移动式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3座,专业餐厨垃圾收集车辆3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达100%。
一座城的蝶变,终究要落在一城人的幸福感里。如今,站在初秋的阳光下远眺,这座绿色、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正以愈发昂扬的姿态在河湟谷地崛起,而属于乐都人的幸福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朱得君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