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到要“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
什么叫“省域副中心”?山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哪个?
根据《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山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大同、长治、临汾,在交通、产业、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大同
1)交通枢纽优势凸显
2024年12月31日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营,让山西的高铁网真正实现四通八达、南北贯通,彻底解决省内太原、大同两大城市之间高铁互不相连的问题,大幅提高大同的枢纽地位。大同作为高铁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可通过集大原高铁与全国16个省份直接连通,有利于促进人员流动、物资运输和经济交流,为大同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2)旅游资源丰富
大同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拥有云冈石窟、北岳恒山等多处5A或4A级景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推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3)区域合作机遇增多
集大原高铁的开通使 “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 区域合作的目标加快实现,大同与乌兰察布、张家口彼此都在一小时交通圈内,为同城化奠定了交通基础条件,有利于加强区域间在能源、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领域的合作。
2、长治
1)产业结构优化
长治一直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光伏、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其中,光伏产业表现突出,全市产值约90亿元,潞安太阳能、日盛达太阳能科技、立新硅材料等代表企业大大促进了长治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
2)经济基础较好
长治市2024年GDP为2593.4亿元,同比增长2.6%,在山西11个地市中排名第三(仅落后于太原的5418.87亿元,吕梁的2643.2亿元)。较强的经济基础有助于其在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3、临汾
1)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临汾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临汾市以建设山西先进焦化产业基地为目标,对从沿汾板块转移过来的一大批焦化项目改造升级,对原有的焦化产业 “关小做大”,实现了从 “生态包袱” 到 “绿色财富” 的转型发展,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
临汾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华翔智能科技产业园(三期)、新希望智能制造(三期)、国强光伏新能源等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以 “洪洞 - 尧都 - 侯马” 为轴心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同时,临汾还前瞻布局数字经济、微短剧、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新旧动能转换的有生力量正在蓬勃兴起。
3)农业和特色产业优势
临汾拥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天然优势,如安泽县因独特地域小气候环境,所产 “安泽连翘” 年产量可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岳康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 “安泽连翘” 原产地资源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现代中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此外,古县的核桃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全链条推动农业 “特”“优” 发展,打造 “核桃 +” 特色农业,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