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通辽市科尔沁区:科技赋能 秋粮单产提升按下“加速键”

0
分享至

眼下,秋粮已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科技成为秋粮丰收的“硬核助力”,通过推广关键技术、优化服务模式,今秋科尔沁区的田野又是一片勃勃生机,秋粮单产提升成效显著。

走进科尔沁区余粮堡镇的玉米田,连片玉米长势喜人。作为当地主要秋粮作物,玉米单产提升是丰收关键,如今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已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这两天,余粮堡镇瓦房二村党支部书记王东时常来到田间查看玉米长势,今年他种植的1000亩玉米,成功申报2025年科尔沁区玉米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良法推广等项目区。

王东说:“我们这片地申请了千亩方,通过农牧局技术专家的指导,种植了高产密植品种1483。根据以往的对比,农民种植株数在3800-4000株左右,我们种到5500-6000株,现在亩保苗5500株以上。看玉米目前的长势,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

与此同时,“浅埋滴灌”技术也是增产“法宝”。它全面取代传统漫灌,不仅大幅节省浇灌时间与人力,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即土壤含水量及肥力状况),精准掌握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在未增加种植成本的前提下,让玉米在拔节、灌浆这两个关键生长阶段,精准获取所需水肥,充分满足生长需求,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余粮堡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冷冰介绍:“从2022年开始,余粮堡镇争取到上级‘山水工程’项目,主要推广浅埋滴灌。余粮堡镇就坚持密植加滴灌协同发力,既减少水肥浪费,又明显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和结实率,实现产量、效率、效益齐涨,做到节水增粮!”

为让单产提升技术落地田间、惠及农户,科尔沁区分层施策,构建特色社会化服务模式。重点打造“专家+农技人员+合作社+辐射带动户”四级联动模式,以“田间课堂”为抓手,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一线,通过示范、实操教学,将关键技术传授给辐射带动户,再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让更多农户接触、掌握技能,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冷冰说:“截止到目前,我们聘请了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两位专家给咱们的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植大户开展了两次关于玉米种植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效果非常良好,老百姓的反响也非常好。”

针对小农户技术弱、底子薄的农业生产短板,余粮堡镇依托本地合作社,推出“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小农户只需付基础服务费,就能享受标准化、专业化技术作业,轻松共享科技种粮红利。

王东领办的通辽市科尔沁区瓦二种植专业合作社,就让村民们切实受益。王东说:“我们合作社整合了智能农机和专业技术团队,为本村农户提供了从耕地、播种到防治、收割的全程土地流转与托管服务,全程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

冷冰表示:“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我们就是以合作社加村党支部这种联动的模式,动员可以参与秋收的农机具,咱们就可以跨村作业。这样既能让老百姓节约成本,也能让老百姓的粮食提前进入仓库。”

眼下,科尔沁区秋粮作物灌浆饱满,丰收态势清晰可见。从田间技术革新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科技不仅为今年秋粮丰收增添了底气,更让农户尝到了科技种粮的甜头,为当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基层力量。(孙欣、张立法)

来源:科尔沁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8551文章数 200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