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各种不确定下,越来越多买房人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力量。
不过大家注意到了吗?
现在楼市这张牌桌上,玩家已经“大变天”了。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民营房企品牌的快速离场。
01
别的不说,光看每年发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就能发现,房企上榜数量已如“自由落体”般下滑。
2000年入围房企达47家,其中3家跻身TOP10;
2021年入围房企44家,TOP10中依然占据3席;
2022年入围房企24家,TOP10上还有2席;
2023年入围房企17家,TOP10上仅剩1席;
2024年入围房企8家,已无缘TOP10。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也已出炉。入围房企6家,再次无缘TOP10。民营房企的隐身速度,令人唏嘘。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截图来源:全国工商联公众号
02
大环境下的宜宾,自然不能“免俗”,楼市牌桌上的房企洗牌明显。
2020年9月,在宜宾主城区有住宅在售的房企大概23家(不含合作开发,下同),其中民营房企(以下简称民企)15家,占比65%左右。
那如今呢?
大概21家,其中民企8家,主要就是成中、远达、邦泰、雅居乐、金科、鸿通、世茂、东原,约占38%。
这样看来,民企还是不少哈!
只是,凡事就怕一个“但”字。让我们捋一捋其中一些民企项目的土地出让时间:
金科城,2019年12月出让;鸿通·绿润·清华苑,2020年1月出让;世茂金座·云锦/璀璨滨江,2020年4月出让;雅居乐·叙南雅郡,2021年1月出让;东原·观天下,2021年2月出让;成中·山河颂,2022年4月出让。
↑ 鸿通·绿润·清华苑所在地块出让现场
说白了,这些无非是民企早前的土地储备,产品大多已从“新款”卖成了“怀旧款”。真正相对活跃的民企,无非两个:远达、邦泰。
目前,邦泰在宜宾已无新土储,阳光(云境房产)倒是拿了新地,但土地规模仅约32亩。民营房企式微,已经成为行业变迁最直观的注脚。
03
民企相继淡出,说明房地产已经失去价值?
当然不是。行业正在“刮骨疗毒”,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开发模式正在成为过去,一向走“三高”道路的民企自然首当其冲。
那楼市还需要民企么?
个人认为,为民企保留一线生机十分重要。一直以来,民企就像是楼市中的“活水”,是那群不停搅动市场的“鲶鱼”,也像敏锐的“神经末梢”。它们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嗅觉灵敏、创新力强,往往能倒逼整个行业保持警觉,加速产品迭代。
只是,持续的市场调整中,民企的生存空间已被大幅挤压,压力不言而喻--不管是销售端还是产品端。毕竟改善需求已成市场重要支撑的当下,不少民企又刚从刚需赛道转型而来,要真正实现突破并站稳脚跟,确实不容易。
来源:三江房产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