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据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台网数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测定,2025年9月19日2时58分(北京时间),堪察加东岸近海海域(53.1°N,160.6°E)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源参数修订)。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但没有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地震、海啸数值计算结果图。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供图
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带附近,属于典型的浅源逆断层构造活动。在震源区域,太平洋板块正以约77毫米/年的速度相对北美板块向西北偏西方向运动。该震中区域历来是中强震至大震的多发地带。本次地震为2025年7月30日堪察加半岛8.7级地震的最大余震,震级超过了9月13日发生的7.4级余震。1952年在震中附近曾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破坏性的环太平洋海啸。
历史地震资料显示,过去100年间,在震源附近500千米范围内,曾发生过23次7.0级以上地震事件,最大的是1952年11月4日发生的9.0级地震。全球历史海啸灾害数据库显示,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过34次海啸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2年的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在环太平洋区域造成约10000人死亡,最大海啸爬高18.4米。
历史地震、海啸事件分布图。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供图
根据全球海啸监测数据,此次地震在震源附近引发了海啸。截至2025年9月19日8时45分(北京时间),阿姆奇特卡岛站(51.4°N,179.3°E)监测到4厘米的海啸波;浮标21414(49°N,178.2°E)监测到5厘米的海啸波;浮标21415(50.2°N,171.9°E)监测到6厘米的海啸波。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表示,根据全球海底大地震近实时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此次地震是一次逆断层型地震事件,震源机制解断层面几何参数为:走向角212°、倾角18°、滑动角84°(第一节面);走向角38°、倾角72°、滑动角92°(第二节面)。根据实际断层面几何参数,应用海啸数值模型得出的结果显示,该地震在太平洋沿岸可能引发5厘米至30厘米的海啸。
在预警信息方面,针对此次地震事件,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迅速响应,于北京时间3时06分发布首份海啸信息,对震源周边地区发出海啸预警。随着震源信息的不断更新,预警中心持续跟进,8时28分将震级修订为7.8级;根据最新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时监测信息发布第二期海啸信息。
据悉,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9月19日8时45分,此次地震暂无重大人员伤亡报告。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杨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