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期间,中俄还签署了一项关键协议,那便是关于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实施路线图,预示着这一商量了多年的联合开发项目,总算有了眉目,接下来项目实施落地也将很快步入正轨,那么,中俄为何要在黑瞎子岛展开合作?此次协议签署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俄黑瞎子岛联合开发渐入佳境
黑瞎子岛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这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的一个三角洲,由江河冲积而成,四面环水,虽名为岛,但整体区域属于三江平原湿地,我们也将其称之为 抚远三角洲,总面积335平方千米,共包括银龙岛、黑瞎子岛和明月岛三个岛系。
黑瞎子岛处于中俄边境上,东与俄罗斯远东关键城市伯力隔江相望,扼守黑龙江—乌苏里江通航咽喉,控制着伯力到庙街的出海通道,以黑瞎子岛为中心,方圆1200公里为半径,可覆盖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和蒙古国东部地区,属于东北亚经济圈与军事圈的交集地带,战略地位显著。
原本黑瞎子岛全部属于我国领土,但因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苏联武力占领该岛,才产生的争议,此后中俄为此谈判多年,也因国际局势和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僵局,直到2004年签署边界补充协定,才确定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由中俄各自管辖,其中我国收回的十西侧全部银龙岛和一半黑瞎子岛,面积171平方千米,剩下东部的明月岛和一半黑瞎子岛则划归俄罗斯,2008年中俄在黑瞎子岛完成勘界,标志着中俄长达 4300 公里边界线终于尘埃落定,黑瞎子岛也从此形成一岛两国的特殊格局。
在确定完边界后,我国在黑瞎子岛很快便建起了湿地公园、建桥修路联通内地、支持当地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但反观俄罗斯一侧,由于其本身长期对远东的开发力度不够,黑瞎子岛更是设施老旧,门庭冷落,与中国一侧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黑瞎子岛作为中俄之间一处特殊的“共管”领土,可建设成为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双口岸枢纽,提升两国边境跨区域合作,并通过构建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网络,将其打造为东北亚物流基地,对中俄来说绝对是双赢的合作。但俄罗斯过去对于中国在远东的开发一直比较谨慎。
直到2023年,俄罗斯才开始向中国释放合作信号,并直接提出了在黑瞎子岛建设边境口岸的计划。进入2024年,俄罗斯在与中国联合开发黑瞎子岛方面明显更加主动了,这一年的联合声明中就曾明确提出了关于黑瞎子岛的开发规划,准备工作持续推进,并计划在2025年正式启动黑瞎子岛项目。
进入2025年1月,俄罗斯便开始快马加鞭规划口岸设施,实现高效通关,4月,涵盖地形勘测和初步设计的首份进度报告已经送达了克里姆林宫。
5月,首届黑瞎子岛共同开发合作”俄中论坛隆重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共签署了34项协议,价值上千亿卢布。
只是在商榷过程中,俄罗斯准备将黑瞎子岛打造为高科技中心,但中国更倾向于发展贸易,保护生态湿地,导致双方意见和目标发生分歧,就在很多人以为两国在黑瞎子岛的合作会因此陷入僵局的时候,9月10日,中俄正式签署了关于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实施路线图,预示着黑瞎子岛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从时间上来看,从2023年初俄罗斯主动向中国释放合作信号,到如今正式签署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实施路线图,俄罗斯的行动可以说非常迅速了,这一点与过去俄罗斯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那又是什么促使俄罗斯发生转变的呢?
俄罗斯为何重视与中国在黑瞎子岛的合作
俄罗斯之所以态度转变如此迅速,一个关键原因便是俄乌冲突,自2022年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多维度严厉制裁,能源出口遭到巨大打击,迫切需要找到新替代市场,弥补缺口,而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市场,与俄罗斯形成了明显的互补模式,在逐渐看清自己面临的窘境,同时也清晰意识到在区域合作中愈发离不开中国后,俄罗斯锚定中国市场,开始加大力度与中国合作,但由于中俄接壤地区主要在俄罗斯远东,这里长期经济低迷、基础设施落后,远远无法满足两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俄罗斯要想进一步拔高中俄贸易量,就必须先提升远东运力。而黑瞎子岛因地处中俄朝韩日五国地缘中心,既是俄罗斯突破经济封锁,融入亚洲市场的重要平台,又是东北亚博弈中,有效缓解地区局势的关键支点,因此成为了两国区域合作的重要项目。
而黑瞎子岛也只是一个开始,只要中俄合作模式足够稳固,未来随着中俄远东大开发的加速推进,东北振兴、远东崛起,重塑东北亚经济地理版图都将指日可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