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翠湖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在公园大大小小的池塘里有不少罗非鱼,天晴时,罗非鱼纷纷浮出水面。为保护翠湖公园生态环境,翠湖公园开展了罗非鱼打捞工作。
上午十点多,翠湖公园在九曲桥支起了渔网,这里是罗非鱼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十几分钟后,有鱼进网了,工作人员开始收网。
记者:“抓到这种鱼会怎么办?”
工作人员:“ 这种红鱼是观赏鱼,抓上来马上就放生。”
记者:“这是公园养的鱼是吧?”
工作人员:“对,观赏鱼抓起来之后就放了。”
在工作人员收上岸的渔网中,除了少数几条观赏鱼外,其余几十条都是罗非鱼。
工作人员:“我们一天可能要捕十多网。”
记者:“十多网就是大概有几百条是吧?”
工作人员:“嗯,十多网一天可能就要捞好几百条,上千条吧。”
记者注意到,这些打捞上来的罗非鱼和菜市场里常见的罗非鱼不太一样,个头明显要小得多。
记者:“你们捞起来的罗非鱼最大的大概有多大?”
工作人员:“捞起来最大的有七八两。因为这个湖清了塘没有两年,鱼还没长大。”
工作人员介绍,齐氏罗非鱼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适生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通过竞争、捕食等造成本地鱼类多样性降低,也会导致水域环境恶化,加剧水体富营养化。2023年,翠湖公园首次发现湖塘水域出现罗非鱼。为有效控制罗非鱼的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公园将罗非鱼治理纳入常态化管理工作,每年定期进行打捞。
翠湖公园园容科副科长 刘曌彬:“今天我们也邀请到了专业捕捞团队,针对罗非鱼比较集中的区域,比如九曲桥、东湖塘、北湖塘等区域进行打捞。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安保巡逻的频次,针对不文明的放生行为进行劝导,进行科普宣传的工作。”
对于打捞上来的罗非鱼,翠湖公园将进行无害化处理。
翠湖公园园容科副科长 刘曌彬:“打捞起来的鱼我们是统一进行有机填埋。”
一些需要用罗非鱼加工饲料的厂商,也可联系翠湖公园管理处,经公园同意之后对湖塘中罗非鱼进行打捞。外来物种治理是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与全民参与。翠湖公园呼吁市民和游客,不要随意放生外来生物,共同保护翠湖的生态环境。
记者:龙勋 朱楠
编辑:郑秋霞
责编:高山晶 王锐
主编:苏菲
终审:梁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