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当面要求韩国把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交给美方。李在明听完的反应居然是:“我相信他是在开玩笑。”你没看错,韩国总统把这当成了“玩笑”。可问题是,这要真是“玩笑”,那特朗普的笑点也未免太阴险了点。谁家的盟友开口第一件事就是:把地给我?
《时代》杂志18日刊登了对李在明的专访。这次采访选在他上任100天的时间点,话题很全面,但最炸裂的,还是关于特朗普的那段。当被问及“特朗普要求把美军基地土地给美国”的问题时,李在明笑着回应:“我觉得他在开玩笑,因为美国已经免费用了。如果真的给了他们,那他们得交房产税,这部分我们可不能免掉。”话里有调侃,也有讽刺。但换个角度想,连韩国总统都只能靠“玩笑”来打圆场,可见这要求有多荒唐。
驻韩美军存在几十年,免费驻扎、自由调动,已经是军事上的“事实霸权”。现在,他还想把地从“使用权”升级到“所有权”。你听听,这是盟友关系还是殖民逻辑?这要真发生了,韩国等于在首尔心脏地带割出几块飞地,把主权直接掏空。李在明能不心里发凉?
美韩关税谈判特朗普提出一个“交换条件”——把对韩关税从25%降到15%,条件是韩国投资美国3500亿美元。李在明的回应更直接:“如果我答应了,我可能会被弹劾。”这话算是把美方的算盘点破了:所谓“谈判”,根本不是谈判,而是赤裸裸的勒索。关税减一点,拿来几千亿美元做筹码。换句话说,美国要钱,要地,要主权,还要韩国总统在国内冒政治死亡的风险。
更讽刺的是,两人会晤时还互赠礼物。李在明给特朗普送了高尔夫球杆,理由是“知道特朗普球打得很棒”。顺手还补刀:“要真打一场,我可能输得更惨。”看似幽默,其实尴尬。政治压力这么大,硬要用一套寒暄来营造“融洽关系”,就像谈判桌上的遮羞布,挡不住赤裸裸的权力不对等。
整个局面背后的冲突点,其实就是“主权 vs 依赖”。韩国的处境很难看:安全上绑在美国身上,经济上被美国薅羊毛,外交上又必须维持表面和气。李在明说自己和特朗普“有共同的成长经历和求胜决心”,试图在个人层面寻找交集,可这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吗?美国要地、要钱,不是因为喜欢李在明,而是因为韩国在战略格局里没有选择。
影响有多大?如果真把驻韩美军基地土地交出去,那意味着韩国在首尔近郊、釜山、平泽的大片地段,等于成了“美国领土”。房产税倒不是笑话,而是赤裸裸的现实:一旦土地不属于韩国,那些区域的法律归谁?韩国警察能进吗?韩国总统能调动吗?这不是国与国合作,这是割地赔款。李在明说“不可能”,可特朗普敢提,就说明这不是随口闲聊,而是提前放风。
关键变量是,李在明能硬多久?这位新上任的总统在国内早就压力山大——经济低迷、社会分裂、在野党咄咄逼人。如果真有一天美国步步紧逼,他还能用“开玩笑”来挡几次?弹劾并不是一句空话,韩国历史上几任总统没几个好下场。而特朗普的风格一贯是:先放狠话,再逼签协议,不答应就加码。这种局面里,韩国总统想保主权,就得拿命来赌。
所以,看似轻松的专访,其实充满火药味。特朗普开口要地,李在明只能拿“房产税”来打趣;特朗普要投资,李在明只能用“弹劾”来护身;特朗普要关系,李在明只能送球杆来缓和。每一句都是笑中带刀。问题是,刀握在谁手里,谁心里最清楚。
美韩之间没有联合声明,没有重大成果。为什么?因为所谓“盟友”,早就不再是平等伙伴,而是利益交换。今天要地,明天要钱,后天可能要你在地缘政治里替他站台。李在明再怎么努力营造“融洽”,也挡不住特朗普随时甩脸色。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韩国在这场关系里,越发像个被动的棋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