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仕强)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上半年,重庆通过以工代赈带动务工群众7.8万人,共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人均增收1.3万元。
据了解,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重庆南川区德隆镇陶坪村便是该政策的受益典范之一。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陶坪村修了一条出村的毛路,“十一五”期间进行了硬化。后来由于管护不到位,村道变得泥泞,不仅影响村民出行,还制约着产业发展。
去年,在重庆市、南川区两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支持下,陶坪村成为第二批以工代赈示范点,并制定《南川区德隆镇陶坪村乡村振兴以工代赈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方案(2023-2025)》。按照规划,陶坪村以工代赈示范区规划项目共14个,预计总投资约1.1亿元。
同时,为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德隆镇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依托项目实施,优先吸纳农村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返乡农民工、脱贫户就近务工就业,并通过群众“一卡通”按时发放劳务工资。
截至目前,陶坪村已改造农村四好公路11公里、入户便道9公里、旅游步道10公里,新增停车位500余个,96户村民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等。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累计发放劳务工资400万余元。
“看着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曾经选择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返乡,还组建起‘陶坪人家’志愿服务队,开展交通组织、秩序维护、旅游咨询讲解等志愿服务,为村里的发展贡献力量。”梁正选说。
据悉,去年,重庆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等领域,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77个,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近11.5亿元。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