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丁伟、特约记者黎赛明、通讯员戴唯玮、刘康报道:近日,走进通城县关刀镇高冲村的鑫彬源乡村振兴微工厂,十几位村民正熟练地分拣砂纸、埋头打磨,动作娴熟且有条不紊。
“我家就在工厂附近,上班特别方便,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里,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呢。”村民方荷花的话语里,满是对这份家门口工作的认可与满意。
这家让村民赞不绝口的微工厂,2020年由返乡创业者石春霞创立。起初,该微工厂只是一家空间狭小、设备简陋的家庭小作坊,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现已发展成拥有员工40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中小型企业。
“通城对乡村振兴微工厂的扶持政策像是一场‘及时雨’,帮我们跨过重重难关。”谈及返乡创业的经历,石春霞满是感激地说,“创业之初,政府出资建设标准化厂房,企业只需支付租金就能直接入驻投产,极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与成本;成长阶段,政府又帮我们拉客户、拓市场。”
工厂的发展,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源头活水”。村里每年通过厂房租赁能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了“企业发展、集体受益、村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在不到十公里外的五里镇五里村,风速电子微工厂同样热火朝天。生产车间里,机械运转声与工人们作业的身影交织,一块块锂电池按设计图被组装完成。
“我以前在广东做电源相关工作,离家太远,根本顾不上家里人。现在在村头的工厂做锂电池组装,工作强度和外面差不多,每个月也能拿6000元左右的工资。如今离家近,挣钱、顾家两头都不耽误。”员工黄信的话,道出了不少就近就业村民的心声。
风速电子微工厂主要从事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户外电源和储能电池组装,自2022年9月入驻五里村以来,企业发展稳步提速,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
“当初决定把工厂建在五里村,一方面是看中这里交通便利,离主干道近;另一方面,村‘两委’的决心和诚意打动了我们。”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勤介绍,从找场地、办手续,到协调水电问题,村里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主动跑前跑后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大家更有信心在这里长期发展。
鑫彬源、风速电子的蓬勃发展,是通城县乡村振兴微工厂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通城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建设乡村振兴微工厂为重要抓手,将加工企业延伸至村口、把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如今,一批批微工厂在通城乡村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据统计,截至2024年,通城县已累计投资13149.874万元,建成帮扶车间(乡村振兴微工厂)131个,覆盖11个乡镇的131个村。这些微工厂共带动2679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时,每个微工厂所在村的集体经济,每年能获得3万元以上的资产性收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