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湛蓝迷彩涂装的海红旗-9C舰载防空导弹发射车隆隆驶过长安街,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这不是它的首次公开亮相,却是它第一次以战斗状态直面公众——每车八联装的垂发系统密密麻麻排列,犹如一柄蓄势待发的“海上长矛”,瞬间刷爆军事爱好者的朋友圈。
说起海红旗-9C,可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辈红旗-9B,老版的9B虽然性能不俗,但火力密度一直是短板。而这次亮相的9C直接实现“数量翻倍”,单辆发射车配备8枚导弹,真正意义上实现“一车八弹、远近通吃”。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一艘055型驱逐舰,现在能携带的防空导弹数量大幅提升,对抗饱和攻击的能力直接拉满!专家张学峰说得明白:它不仅负责大气层内防空,还能执行末段反导任务,专门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堪称舰队的“贴身保镖”。
但你若以为海军防空光靠导弹那就out了——这次阅兵真正体现的是“体系化作战”。海红旗-9C并不是孤军奋战,它和红旗-16C、红旗-10A以及首次亮相的舰载激光武器,共同编织出一张覆盖远、中、近三层防御的火力网。
激光武器这玩意特别值得一提,它不像导弹打一发少一发,而是能持续输出、低成本拦截,尤其擅长对付无人机和小型反舰导弹,甚至能瞬间烧毁敌方光学传感器。说白了,这就是科幻电影里的“光剑护体”,如今已成中国海军标配。
说到反导,就不得不提中国海基防御的深层进化。以往咱们谈反导,总绕不开美国“宙斯盾”和标准系列导弹。但现在咱们走的是一条更贴合国土防御需求的路线——不要全球布武,但要确保近海与关键航道的绝对安全。
红旗-9C的出现,恰恰印证这一点:它既能为航母编队护航,又能掩护重要沿岸目标,甚至还能前出至关键海域实施区域拦截。换句话说,中国不追求盲目对标,而是用“够用+好用”的思路,打造出一张带反导功能的海洋安全网。
而这背后,是中国海军整体装备更迭的支撑。从052D到055大驱,从海红旗-9到9C,从歼-15到隐身舰载机歼-35,海军装备这几年简直像开了挂一样迭代。尤其是055型万吨大驱,以其强大的雷达系统和垂发容量,成为海红旗-9C的理想搭载平台。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不止航母能走出去,整个驱逐舰编队都具备区域防空+反导的双重能力,真正实现“攻防一体”。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海军反导从来不是单一武器的事,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融合。比如预警雷达得率先发现目标,指挥系统要快速决策,导弹和激光武器还得分工配合——谁负责拦截弹道导弹,谁应对巡航导弹,谁清除低空小目标,都得在分秒之间搞定。
而红旗-9C的升级,恰恰体现出中国在指挥控制、传感器集成、多武器协同方面的突破,用阅兵方队队员的话说:“防卫距离更远、反应速度更快、捕捉目标更精准”。
未来海战,早不再是舰炮对轰、飞机互冲的模样了。无人艇、高超音速导弹、电子战,甚至太空支援都可能卷入战场。中国这次亮相海红旗-9C,表面是秀武器,实则是在传递一个清晰信号:我们的海军正在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防卫”,而防空反导,就是这把护航海疆的关键钥匙。
所以别看这只是一次阅兵展示,背后可是中国军工十几年技术积累的爆发。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从单一防空到反导防天,海红旗-9C或许只是起点——未来必然还有更震撼的“大国重器”潜伏于深蓝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