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近期抛出重磅消息,在2025年中国空军开放活动与长春航空展现场,一架歼-20隐身战斗机的细节引发全球关注, 其座舱右前方受油装置舱表面,清晰地喷涂着“CB10300”的字样,这个不同寻常的编号让军迷们沸腾起来。
外界据此解读,“CB10”代表该机型第10生产批次,“300”则直接指向第300架量产机,这意味着歼-20的服役总产量已正式突破300架大关。如果再算上刚刚在九三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的歼-20A改进型战斗机和歼-20S双座型战斗机,那么歼-20系列隐身机的服役总量可能超过了350架,比美国F-22多两倍。
而作为全球首款重型隐身战机的美国F-22战机,其量产型数量永远停在了187架,歼-20就此超越 F-22,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重型隐身战斗机,这一结果让美国舆论直呼“超出预期”。
回溯美国F-22的发展历程,其产量萎缩早有伏笔。美国空军最初计划装备750架F-22隐身战斗机,以巩固空中优势,但项目推进中问题不断,成本超支严重、机身可靠性低于预期、多用途作战能力有限,再加上当时缺乏明确的同级对手,美军不得不先将采购量砍至381架。可美国国会的议员老爷们仍不认可,认为179架已能满足需求,双方围绕产量展开长时间拉锯。直到2009年7月,美国国会最终拍板,将F-22量产型上限锁定为187架,多一架都不批准,美军只能被迫接受。
算上洛马公司此前生产的8架测试型,F-22战斗机的总产量仅195架,在2012年5月最后一架交付以后,生产线彻底关闭。这一时间点也纠正了外界此前认为“2009年或2011年停产”的误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