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浙江师范大学第五十四期“丽泽故事汇”在17幢112报告厅举行。本期故事汇邀请到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95届校友、化材学院药学学科负责人邓卫平教授分享“做人做事做学问”“从浙师学子到杰出教授”的心路历程。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俞明祥、校机关党委书记王利民、化材学院党委书记谢枝文、化材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东、化材学院教师代表和2025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本次活动。
人物介绍
邓卫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手性药物先进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华市手性药物发现与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师范大学药物创新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浙江省转化医学会药学分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金华市医药与健康协会副会长,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中国有机化学(CJOC)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委等职。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创新领军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Sci. Chin.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译著《药物考》《创新药物发现--实践、过程和展望》和《实用药物化学》,参编《药物化学》国家规划教材及相关双语教材。
01
忆往昔:
浙师岁月筑根基,科研逐梦启新程
谈及与浙师的缘分,邓卫平的回忆里满是暖意。今年恰逢邓老师从浙师毕业三十周年,前不久全班同学从五湖四海重返母校,共赴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会,展示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当年浙师化学系足球队成员,今年校庆期间,邓老师组织并参与了校友足球赛,在绿茵场上与众多校友共话“浙师情”。
1995年毕业照 2025年同学会
1994年维实杯 2025年校友赛
从初中开始就特别喜欢化学,所以高考志愿填报的都是化学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期间,邓老师认真钻研每一门专业课程,不断筑牢学科基础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的卢寿福学长回校分享考研经验,正是这次交流,让邓老师心中萌生了对未来的清晰规划——他渴望前往上海有机所继续深造,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追逐对化学的热爱。经过不懈的努力,邓老师成功考取上海有机所,成为许多学弟学妹考研路上的榜样。经过一代代学子的传承,化材学院也形成了考研“传帮带”的优良氛围。从本科毕业选择读研深造,到赴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再到前往新加坡深耕靶向抗癌药物研发,邓老师的科研之路行稳致远。他的讲述,让同学们感受到 “热爱” 与 “坚持” 的力量。作为同为浙师化学专业的学长,他向在场学弟学妹们分享: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想做的事中。同时,大学期间要注重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本科教育实习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新加坡S*BIO制药公司
02
归故园:
情系浙师践初心,学科赋能开新篇
2021 年,已是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的邓卫平,毅然以 “杰出教授” 身份回归浙师,牵头建设药学学科。事实上,他与母校的联结从未中断:浙师 50 周年校庆返校交流、60 周年校庆受聘创新创业导师、长期指导母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回归母校后,邓老师带领团队交出了亮眼答卷:成功引进和培养了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获批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手性药物先进制备技术省工程研究中心、手性药物发现与分子工程金华市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成立;带领团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多项,并与花园生物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项,合同经费累计超1000万元……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饮水思源”的深刻内涵,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成为浙师学子的楷模。
校机关党委书记王利民向邓卫平送上当年他参加校“维实杯”足球赛的肖像画。作为同为浙师化学专业的学长,他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与邓老师在师大求学、成长过程中的难忘往事。他盛赞邓老师“功成名就仍反哺母校”的担当,引发全场共鸣。
03
话传承:
桃李芬芳传薪火,芙蓉峰下育新人
今年是邓老师回国20周年,在此期间他培养了30余名博士、70余名硕士,邓老师在育人上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如今,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制药行业骨干与高校教师。其中,邓老师的得意弟子,校“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刘飏子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对邓老师的培养表达了感激之情:“如果说人生前17年是父亲培养的,那之后的18年,便是邓老师一路指引我不断前行。”这份 “育人成果”,正是他对教育初心的最好践行。
活动现场,邓老师的译著《药物考》《创新药物发现》《实用药物化学》三本书格外醒目。谈及翻译初衷,他说出身化学专业的他当时对于药学知识的积累还不够,回国后便萌生了翻译药学著作补充专业知识的想法,这三本著作的翻译,也是邓老师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印证。
与同学互动交流后,邓老师将自己亲笔签名的译著赠送给新生代表。这份 “带着温度的礼物”,既是珍贵的学术资料,也是他对学弟学妹们的期许和传承。
活动最后,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俞明祥对全体新生深情寄语,并现场赋诗一首,他勉励化材学子深耕浙师这片沃土,赓续浙师优良传统,学习邓老师身上饱含浙师情怀的精神力量,在求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逐梦征程中向阳生长。
《七律·邓师故事会有感》
俞明祥
初阳湖畔书香浸,丽泽风传五四年。
青衿植药承薪火,赤忱归来践誓言。
绿茵场上淬钢骨,绛帐堂前辩理玄。
芙蓉峰下千帆竞,万里云程共月圆。
来源:浙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