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动真格了?特朗普万万没想到,中国对美国下一道“禁令”
不得不说,最近的中美较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关税和外交口水战的范畴,9月的北京,气氛比以往更紧张。
英国媒体一篇爆料文章丢出来,直接炸了锅: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已经下令,国内科技巨头暂停采购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芯片。
这一刀切得又准又狠,打得可不只是英伟达,更是直接点在了美国高科技的命门上,特朗普这回是真的没想到,中国会玩得这么“硬核”。
说起来,这事还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英伟达这些年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靠着AI芯片赚得盆满钵满。
可美国那边却天天嚷嚷着要卡脖子,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国会鹰派们简直像打了鸡血,外界都知道,英伟达手里早有相关技术。
明面上说是对中国“特供”,实则就是削弱性能、搞差别待遇,这种操作,早就让中国科技圈心里不痛快。
其实,早在中美谈判期间,中国监管部门就盯上了英伟达的收购案,那时候,中方并没有一味说“不”,反而是有条件地同意了,但要求必须公平供货,不能搞歧视,更不能在交易里玩阴的。
英伟达表面上答应得很痛快,结果转头就拿出“低配特供版”来糊弄中国市场,这种事,放谁身上都咽不下这口气。
更别说美国国会时不时冒出来的那些“后门”议案,让人怎么敢放心把核心算力交给你?
中国这回的“禁令”,其实就是把球踢回了美国那边,你可以不给我最好的芯片,我也可以不用你的芯片。
你设置技术壁垒,我就另起炉灶,表面看起来,是对英伟达的一道禁令,实则是对美国科技霸权的“逆袭”。
按照业内说法,这一次中国企业集体停购英伟达芯片,背后是监管部门有序指导,但也是市场自发的防御反击。
现在的局面,和当年华为被制裁时的“国产替代”潮流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次主动权在中国。
当然,英伟达的日子也不好过,去年还风光无限的AI芯片巨头,这下可得头疼了,中国市场贡献了英伟达全球收入的大头,突然断供,不光是营收掉了一大截,更是丢掉了全球AI竞赛里最重要的一块阵地。
黄仁勋前脚刚宣布H20禁令解除,外媒后脚就爆出美国芯片“后门门”,中方的禁令紧接着落地。
英伟达两头不讨好,这一连串操作,其实折射出中美之间的技术对抗,已经到了“你来我往”的新阶段,中国不再一味被动挨打,也不再只靠嘴上抗议。
这种直接叫停采购的做法,既有法律依据,也有市场逻辑,英伟达违反了公平交易的承诺,当然得接受中国市场的“用脚投票”。
而且,现在中国AI产业链的替代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国内芯片企业虽然和英伟达还存在差距,但有了实战环境,技术进步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国产替代绝不会遥遥无期,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几年的科技政策越来越极端,不光是对中国,对全球市场都形成了紧张氛围。
芯片后门是真实存在的风险,美国政客口口声声“国家安全”,但谁都明白,安全的背后,是对技术霸权的贪欲。
中国这回的禁令,不仅是对“后门芯片”的防范,更是对整个高科技供应链安全的再平衡,谁敢保证,今天是芯片,明天不会是别的关键零部件?
在美国鹰派推波助澜下,全球科技分裂的趋势已经明朗,中国不再单纯依赖美国技术,开始加速布局自主可控的芯片生态,对英伟达的禁令,只是个信号弹。
对美国来说,如果还想靠技术封锁遏制中国,恐怕会发现,昔日的优势正在悄悄流失,中国市场不再是“谁来谁赚”,而是“谁公平谁能留”。
对普通人来说,或许觉得芯片大战离生活很远,其实不然,互联网、智能手机、AI应用,哪一样不跟芯片挂钩?
未来几年,中国企业会不会被卡脖子,老百姓能不能用上更智能的产品,说到底都系于这场博弈的胜负。
中国这回“动真格”,不只是给美国一个下马威,更是给自己争取了一口真正的自主呼吸权。
谁都知道,技术壁垒建得越高,激励的只会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禁令也好,谈判也罢,最后拼的其实是底气,美国可以下禁令,中国也能出新招。
世界科技版图的变化,已经不是谁说了算的时代了,面对中国市场的决断,美国企业也该好好想明白,是继续做“带后门”的买卖,还是回归公平竞争的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