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
2025年,在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中增加了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提供认知功能初筛检查,推进根据老年人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提供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
这两个新增的项目具体怎么查?给老年人体检带来哪些好处?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并总结体检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新增这两项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每年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上述新增两个项目的消息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询问:今年参与过健康体检的老人,还能再补查新增的两个项目吗?
9月14日,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的一些卫生服务中心相继发布通知表示,即日起,参加过今年老年人免费体检的老人,可携带身份证到中心或预约体检时间,对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两个项目,进行补查。
这两项检查分别有什么用?
上述两项检查具体要查什么?专家这样解答。
DR胸片:一图多查,揪出心肺隐患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黄悦介绍,“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即大众熟知的数字化胸片(DR胸片)。
它能快速清晰地显示肺部情况,帮助发现肺炎、肺结核、肿瘤、气胸等问题,同时也能查看心脏大小、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胸膜增厚及纵隔异常等,具有辐射低、成像快、图像清晰、便于保存和传输的优点。
对老年人而言,胸片具有重要的筛查价值。黄悦表示,许多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核和肺炎在老年人中常无明显症状,胸片作为一站式的早筛窗口,可发现 <1厘米的结节、肺门增大或隐匿感染,实现早诊早治。
同时,它还能观察老年人心脏大小、肺淤血、主动脉钙化等情况,为心肺共病提供早期线索。
而且一次DR胸片带来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远低于安全上限,高龄者无需因“恐辐”而拒绝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发现隐形的高血糖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凌雁主任医师介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黄悦表示,由于多数老年糖尿病症状隐匿,空腹血糖可能看起来正常,实则会“暗中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无需空腹、随时可查,能有效发现这些“隐形高血糖”。
相关国家指南也明确建议,对于65岁以上、有低血糖风险或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人,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5%~8.5%,避免因过度降糖引发低血糖,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即使“非糖尿病”的老年人,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处于5.7%~6.4%的偏高区间,也会与心血管疾病和整体死亡风险上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就能提示应尽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做到8点,让体检结果更准确
体检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饮食、作息等,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体检前3~5天,保持正常饮食,不要饮酒或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尽量少喝浓茶、咖啡。
2.体检前3天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对体检结果造成影响。
3.如果第二天有空腹检查项目,22点后禁食禁水,可保证空腹10~12小时。
4.不要对体检过度紧张,准备好一些体检需要携带的的物品,如身份证、体检通知单等。
5.体检当天应准备穿脱方便的服装、鞋袜,方便进行各项检查。
6.体检当天最好不要化妆,以免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
7.勿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以及隐形眼镜,不要穿有扣子或金属饰物的内衣,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8.体检前,应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
黄悦表示,定期体检,是守护老年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防线;可实现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筛早治。
同时,体检也能及时筛查出高血压、房颤、颈动脉斑块等问题,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将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减半。▲
本文作者:健康时报记者 王宁、尹薇 本期编辑:徐梦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