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被民间人们称之为“鬼月”,也叫祭祀之月,而这个说法,起源于对中元节的一个理解。在农历的七月初一,有天门开的一个说法,到了七月的最后一天,就会关闭地门,也称“地门关”。所以农历的七月三十,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老祖宗也留下了很多的规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七月三十,地门关”,它是怎么来的?
在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农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一位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菩萨,被视为幽冥界的教主,掌管着阴间和救度众生之苦。他的诞辰,象征着慈悲和救赎。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源于鬼月,传说七月初一“地门开”,地府的鬼魂会来到人间探亲、接受供奉。到了七月三十(或月底最后一天),这些鬼魂就要返回地府,大门关闭,这就是“地门关”(也叫“关地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所有的禁忌和约束在这天就彻底解除,生活恢复到常态。
所以“地门关”,它想要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在这天开始,一切回归自然的秩序,人们不再需要像整个七月一样小心翼翼,所有的禁忌,在这天就彻底解除了。
农历的七月三十,老祖宗留下了哪些规矩呢?
第一个规矩:祭祀和祈福
七月初一,是迎接他们的到来,到了七月三十,我们则要送走他们,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要懂得祭祀,然后祈福,一般来讲,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路边摆设香案,供奉饭菜、水果、糕饼等,并焚烧纸钱(称为“烧幽冥纸”或“烧孤衣”),作为他们返回地府的“盘缠”,寓意着送行和结善缘,祈求他们安心离开,不要逗留人间。
第二个规矩:夜晚不晚归
在整个的七月,尤其是最后一天,一定要注意,不能晚归,人们认为晚上阴气仍重,应尽早回家,避免在外游荡,以防“撞鬼”或跟着不好的东西回家。
第三个规矩:不忘感恩和敬畏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的规矩核心,并不是恐惧,而是在于强调两种精神,首先是感谢自然和神灵的馈赠,缅怀祖先,其次就是对未知的世界保持一份敬畏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多行善事。
所以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以前在往后的日子当中,我们都应该多做好事,多做善事,这这样在生活当中,也能顺顺利利。
“七月三十,地门关”它是鬼月的结束,人们通过祭祀、烧纸、插香等仪式,送走无主孤魂,感谢地藏王菩萨,并解除整个七月的诸多禁忌,祈求下半年家宅平安、诸事顺利。这些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我们作为了解就可以了。
很多人认为这个是迷信,但其实也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敬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也应该有所顾虑,所以当下我们,也可以站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把感恩,放在其首位,这样就更好的理解,这背后的一个含义了,所以,任何事物,它之所以一直被传送,必然有其独特的含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