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技能报国:两位农民工劳模的奋斗传奇

0
分享至

九月的邯郸,秋意初显,微风送爽。9月16日上午,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联合组织的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宣讲报告会第十一站走进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邯郸市工人文化宫内灯光璀璨,红色主视觉背景板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向劳动模范、燕赵楷模学习致敬”的字样格外醒目。台下,600余名职工代表满怀期待、神情崇敬,早早落座静候这场汇聚榜样力量、传递奋斗信念的精神盛宴拉开帷幕。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特级技师郑久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戴琨、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注塑分厂自动化生产技术员李永国、河北民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水电安装队队长谭双剑等4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次登台,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其中,从农民工成长起来的全国劳动模范李永国和谭双剑,以其相似的出身和在不同领域锤炼技能的经历,勾勒出了劳动者最为动人的形象。

“2011年我来格力时,在全厂劳动强度最大的加料岗,一天要搬25吨原材料,工装从没干过,肩膀被原料袋磨得通红,晚上胳膊都抬不起来。”李永国的讲述,从最艰辛的起点开始。彼时仅有高中学历的他,看着同事陆续离职,心里不禁打起退堂鼓。直到参加了石家庄高新区总工会在公司举办的职工经济创新奖和劳模先进表彰大会,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会上,有位劳模说,咱们工人用手里的力气,加上脑子里的想法,就能干出不一样的事。”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他,“别人能在岗位上出彩,我为啥不行?”

从此,李永国踏上技能提升之路。每天下班回家,他翻机械设计书,对着术语查词典,琢磨图纸到后半夜。首个电批悬挂装置的小发明,不仅让工友告别举着电批作业的辛劳,还使效率提升20%,让他初尝“技术带来改变”的甜头。2016年,研发空调底壳自动化装配线时,他带领团队拆解20多道工序,逐个攻克难关。为解决零件定位不准的问题,他们连续熬了3天3夜,试了十多种方案,最终靠一个定位销将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当这条行业首条自动化线投产后,一年为企业节省60多万元,他也被破格聘为科技专家,成为公司唯一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科技专家。“我常跟工友说,我们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技能。”

“技术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撬棍,更是把‘不可能’变成‘我能行’的通行证。”谭双剑的话语,与李永国的经历遥相呼应。1995年,初中没毕业的他从邯郸馆陶农村到北京香山工地搬砖,因没技术只能做工资最低的小工。学技术改变现状的念头,让他格外珍惜工地上电工师傅的教导。每天晚上工友睡后,他独自开灯看电工书,后来还报了夜校,不仅考了电工证,还陆续考取了电气工长证、项目经理证和高级工程师证,在建筑电气安装行业站稳了脚跟。

1998年,他组建施工队,从接小工程起步,始终坚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慢慢在行业内积累起口碑。1999年参与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项目时,面对甲方高要求、紧工期,他带着工友冒雨雪连夜加班,拿着图纸反复核对整改,最终项目斩获“鲁班奖”。2004年,谭双剑团队中标“鸟巢”三分之一防雷接地工程。3年间,他日夜守在工地,钻研技术革新,既节约材料又保障进度。然而在工程最关键阶段,母亲突发重病离世,他却因肩负重任,未能赶回家中见上最后一面。讲到此处,谭双剑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稍作停顿,稳了稳情绪,继续说道:“我不是提倡大家因工作可以忽略家人,每个人都应担负家庭责任。就事论事,我相信,母亲会理解我,会为我参与建设国家这样的工程而感到骄傲。”这番话,让台下许多听众红了眼眶。

整场宣讲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空洞口号,只有真实的经历、朴素的语言和炽热的情感。这些劳模的故事虽然不同,却都诠释着同样的精神: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宣讲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职工们纷纷围拢上前,有的与劳模交流心得,有的忙着合影留念。河北民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高朋豹举着手机,笑着说道:“我把宣讲内容拍下来了,回去要给同事们也看看。听后特别受触动,原来劳模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奋斗者。”河钢邯钢运保公司职工豆浩珂难掩振奋:“从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模,他们的经历太励志了!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把技术练到极致,靠双手拼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场宣讲,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劳模们的奋斗故事正被聆听的职工们带向车间、班组,悄然撒向更多劳动者的心田,在口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等待着在实践中生根发芽。而“学先进、做先进”的风尚,也正顺着这场宣讲传递的温度,在邯郸这片热土上蓬勃生长、蔚然成风。

(河北工人报记者张青)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292039文章数 117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