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餐厅被发现使用“保质期24个月的速冻西兰花”“保质期18个月的招牌烤鱼”等原材料或预制菜。有网友评论:“让大家不要吃隔夜菜,结果餐厅卖的是隔年菜,能吃吗?”“带一岁的孩子吃到了两岁的西兰花”。
被曝光的某餐饮品牌预制菜品。
冷冻这么长时间的食物,到底有营养吗?上海海洋大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副主任谢庆超进行了解释。
商业速冻与日常冷冻不一样
对于“商业速冻食品能不能吃、有没有营养”等问题,谢庆超给出肯定答复。因为商业速冻与日常冷冻是两个概念,“商业速冻”对食品品质和营养造成的影响远小于日常冷冻。
新鲜食品之所以会变质,就是由于有生化作用。储存食品的目标就是减缓生化作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温度是最常用的方法,速冻可以大大延缓食品中的生化反应速度,从而更好的保护营养物质。
将食品速冻后,对应的微生物活动几乎停止。在足够冷的温度,比如-18℃时,脂类氧化和蛋白质变性的速度会大大减缓。只不过冷冻期间,水分蒸发仍然存在,俗称“干耗”。
商业速冻与日常冷冻的速度和温度都大相径庭。商业速冻要求半小时内使食物中心处温度低于-18℃,而普通冷冻食品的冷冻时间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温度也不够低。不同的冷冻速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冻结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解冻后可以很好的恢复成原始状态。冻结速度越慢,越容易形成大冰晶,挤压细胞结构,解冻后品质严重下降。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商业速冻已形成一道标准化流程。例如,液氮速冻技术、超声辅助冷冻技术等,都能显著缩短冷冻时间,解冻后可以无限接近新鲜食物的口感和质地。
由于速冻技术不需要添加防腐剂,且冷冻剂都是食品级、无毒、无残留,目前已在预制菜、海鲜、高端果蔬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选购速冻食品时可以留意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速冻技术,如“液氮速冻”“超低温速冻”等。这类速冻食品中一般没有大量冰碴,包装内霜少,解冻后汁液流失少,口感接近新鲜食品。
在一些高端水果、海鲜等速冻食品包装上,能看到速冻标识。
速冻食品可能比“新鲜”食品更有营养
商业速冻技术能让冷冻食品口感接近新鲜食品,而“冷冻食品营养流失,不如新鲜食品”的说法则搞错了商业速冻食品的营养价值。
谢庆超表示,将不同形态的食材按营养价值排序,应当是“新鲜采摘/屠宰/捕捞的食品>商业速冻食品>菜场超市里的新鲜食品>冰箱里储存多日的食品”。
之所以菜场、超市里售卖的“新鲜”食品不是最新鲜的,是因为这些食材往往经历长途运输、储存才达到零售终端。果蔬在持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内部的营养。在普通储存条件下,营养流失是必然的。
速冻反而能延长食品营养成分的留存时间。英国一个研究团队曾对速冻蔬果中的维生素C、总花青素、总多酚、类胡萝卜素等多项指标与新鲜蔬果、超市售卖蔬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速冻蔬果中的营养物质浓度与新鲜蔬果大致相同;而新鲜蔬果在冷藏储存的过程中,营养物质浓度有所下降。
肉类也适合速冻储存。有研究表明,即便冷冻一年,速冻肉类的蛋白质仅下降1%左右,矿物质甚至可能有上升趋势。
至于亚硝酸盐,上海市消保委在2022年开展过相关测试,发现冷冻蔬菜和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差不多。
所以,速冻是长期保存食物的好方法,速冻食品也不是垃圾食品,如果没有条件吃到真正新鲜的食品,速冻食品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在冷冻期间,一些生化反应仍在缓慢发生,所以速冻食品不能无限期保存,应当在保质期内食用。
虽然商业速冻食品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差,但不建议消费者自行冷冻食品,因为普通家用冰箱的冷冻层往往温度不够低,无法速冻。使用家用冰箱冷冻食物,不仅会影响食物口感,保存期限也有限,通常在两个月内。
还要注意的是,部分冰箱有0℃保鲜层或者软冻层,食物在这一空间放久了也能冻上,但该空间不是真正的冷冻层,对食物的口感和营养影响更大。
原标题:《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到底能不能吃?答案藏在这件事上》
栏目主编:任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白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