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在大家的眼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家人,却没想到,有些人不但眼盲,心也盲。
最近一个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争议,一对盲人夫妻,竟然带着导盲犬去冒雨爬泰山,当导盲犬有些累了,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敲打。
被榨干的工具
看了网络上流出的视频,似乎这对夫妻,只是将导盲犬当作一个纯粹的功能物品一样,导盲犬的训练,本身就是对动物天性的一种压制,它们被教导如何规避日常风险,保障主人的安全。
然而,这对夫妻却将这种功能异化,变成了满足个人征服欲的工具,频繁攀爬高强度的台阶,对犬只的关节与膝盖是毁灭性的打击。
目击者称,芬迪在攀爬过程中已经极度疲惫,面对过高的台阶时出现了犹豫,然而,换来的不是安抚,而是女主人的呵斥,甚至是导盲杖对头颈部的戳击。
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夫妻二人喝水补充体力,却全然不顾身边喘着粗气的芬迪,它没有水喝,只能在寒风中安静地等待下一个指令。
这种刻意的忽视,比直接的打骂更能说明问题,在主人眼中,它或许只是一个会走路、会导航的“设备”。
“快乐”的第一人称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对夫妻以芬迪的名字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在他们发布的视频里,芬迪被赋予了第一人称的口吻,说着“和妈妈出去玩很开心”之类的话。
而且根据她的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来看,芬迪不是第一次被带出去爬山了,真不敢想这对芬迪关节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
这种叙事上的绑架,试图将一场单方面的极限挑战,包装成与爱犬共享的美好时光,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公众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人们无法接受一个生命正在承受的痛苦,被如此轻描淡写地消费,女主人作为一名从业八年、在店内好评度高居第二的盲人按摩师,她的行为与其职业所代表的“治愈”形象背道而驰。
“心也是瞎的”,这句评论一针见血,所谓的励志,一旦建立在另一个生命的痛苦之上,就沦为了一场自私的表演。
利用盲人身份和导盲犬的特殊组合,制造奇观,博取网络流量和关注,这被普遍认为是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迟到的干预
事件发酵后,巨大的舆论压力终于推动了机构的介入,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公开发文回应,宣布决定暂停芬迪的使用权,并已经派出了专车,前往将它接回基地。
这个消息让无数关心芬迪的网友松了一口气,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在事件被曝光之前,基地的监管在哪里?
导盲犬作为一种极其稀缺的公共资源,训练成本高昂,国内有记录的数量不过几百只,将如此珍贵的“伙伴”交到使用者手中,后续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显然存在着真空地带。
公众的担忧并未就此停止,视频中出现的另一只黑色导盲犬,让人们害怕它会成为芬迪的“替代品”,继续承受同样的命运。
人们呼吁基地不仅要给芬迪做全面的身体检查,更要对这对夫妻进行惩罚,并重新评估他们的申领资格。
结语
芬迪被接回基地,不应该成为这起事件的句号,它暴露了一个深刻的伦理困境:当一个动物被赋予“功能性”的标签时,我们该如何界定它作为“生命”的权利边界?
这场风波动摇了社会对导盲犬使用制度的信任,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对个别行为的谴责,而是一个更完善、更人道、能够有效干预和监督的体系,去保护这些无言的奉献者,否则,任何便利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被压榨的生命。
参考资料
长城新媒体2025-9-17《9月17日,山东泰安。#俩盲人带导盲犬冒雨夜爬泰山引争议,爬山时因导盲犬挡路用导盲杖驱赶,拍摄者:下雨天路滑,感觉#导盲犬 已经很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