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能填几个学校?一个学校能报几次?到底有没有调剂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来跟我一起找一个文件,这些问题你就立马知道答案了。我们以福建省为例。
首先,我们在浏览器当中输入“福建教育考试院”,然后点击带官网标志的进入。进来之后,看右侧,点一下“高考高招”,然后往下拉,“公示公告”点“更多”,跳转到第四页,看6月26号发布的“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样表”,点开。
如果咱们家孩子不是艺术生、不是体育生,就点第一个“普通类志愿表样表下载”;如果是学美术、音乐、播音的艺术生,就点第二个下载;如果是体育生,就下载第三个。上边是咱们家孩子的一些基础信息,下边都是要填的志愿。
那到底需要填多少个志愿呢?
我们拉到底,看到最后一个是第四十志愿,也就是说,福建省的家长,本科批要报40个志愿。志愿的模式是院校专业组的模式,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是否服从调剂”。
那怎么知道学校有什么专业组?专业组里都有啥专业呢?
我们再去找一个东西:回到教育考试院官网,同样是6月26号发布的“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点开之后,如果孩子是选物理的,就下载第一个;如果是选历史组的,就下载第二个;如果是艺术体育类考生,就下载第三个。下载下来的就是孩子高考后学校发的那个大本的电子版,所有省内、省外学校在你们省份招多少人、招什么专业,都写得一清二楚。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呢?
它是新高考改革后出现的新名词,就是一个大学把所有招生专业分成1、2、3等各个小组。老高考时没有这个区分,比如一个大学招20个专业,都写在一块儿;新高考改革后,同样20个专业,会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包含不同的专业。这就有点像:老高考时像小卖部,所有东西堆放在一起,进去自己找,没有划分清晰的区域;新高考的院校专业组像大超市,划分的区域特别清晰,有米面粮油区、调料区、冷饮区等等。
专业组的划分是根据选科要求。比如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它的999专业组不限选考科目,也就是说选了物理的,无论物化生、物生地,都可以报这个专业组;还有一个专业组是选考化学的,意思是必须选了物理且选了化学,才能报这个专业组,要是选物生地的,就不能报,这就叫专业组。
我们会发现每个专业组里的专业不止6个,比如有12个专业,最多只能选6个专业,然后必须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那能不服从调剂吗?
如果报普通本科批、专科批,必须要服从调剂;如果报提前批、特殊批、强基综评这种批次,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当然,提前批是否需要服从调剂,要看报考目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正记住:普通本科批、普通专科批必须服从调剂,因为要保证不被退档。
教育考试院把档案投到大学后,大学会分配专业。如果选的6个专业分数都不够,还选择“否”,档案会被退回教育考试院,且不会再投档,这种情况就是退档,之后只能等报征集志愿或专科批了。那提前批为什么能不服从调剂?是不是提前批不退档?不是,提前批被退档也没关系,下面还有普通本科批接着,教育考试院会继续投档普通本科批的志愿,不至于没学可上。
怎么样报志愿才能避免滑档、退档、被调剂这些风险?如果还不清楚,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要是大家都不太懂,后面再出视频讲。
说回志愿表,报志愿时敲院校代号以及专业代号就可以,对应的学校和专业名称会自己跳出来。院校代号、专业组代号、专业代号在招生计划当中找。比如要报福建理工大学,敲代码1030999,就代表想报它的这个专业组,敲完后,福建理工大学999专业组就会跳出来,再选里面的专业,敲035、036等相对应的代码就行。
一个学校可以在志愿表里报几次呢?
看这个学校分了几个专业组,只要选科符合条件,可以重复报这个学校里所有的专业组。比如选物化生,就想上福建理工大学,可以把这个专业组报上,那个专业组也报上,全都报上,这样能增加上这个学校的概率;如果能接受中外合办的专业,也可以把下面的两个专业组都报上。
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可以报多次,这是新高考分专业组后的一个好处,以前一个学校只能报一次,现在可以挑专业组,报多次。
那40个志愿必须全都报满吗?
不是的。这就像逛超市给你一个车,不需要全都填满,只要买到想买的东西就行。报40个志愿不是目的,报满志愿表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到理想的学校,学想学的专业,不被调剂,尽可能少浪费分数。
我经常跟家长开玩笑,说报一个志愿都行,没人规定必须报几个,但要保证报的这一个志愿被录取,且是最满意的,还得规避滑档、退档的风险,不过报一个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报志愿要有梯度,一般来说要有冲、有稳、有保,具体报多少个合适,要看报考风格。比如有的孩子能上211的分数段,想冲985,说能上985什么专业都接受,那就可以多冲一些985,冲的学校可能占到20到25个左右;有的孩子比较稳当,就想保专业,不想冲那么多,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前面可能挑几个专业组比较干净的,填一两个志愿,底下就是稳和保,这种情况报15个左右志愿就够了。也就是说,报志愿时有冲的、有稳的、有保的,能实现让孩子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的目的就可以了。
最后给大家几个提醒:
第一,不想去的大学和专业,千万不要报。但凡填在志愿表上的大学和专业,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比如之前有个孩子,以为自己前10个志愿就能走,结果后10个志愿瞎报,最后前10个都没录取,第11个被录取了,浪费了20多分。所以要对填在志愿表上的每一个大学和专业负责,都有可能被录取,不想去的学校千万别报。
第二,想报的学校一定要报。之前有个孩子,录取完发现没报的一个学校其实能上。报志愿前他去直播间问老师,老师说他录取不了,分不够,他就没报,结果录取提档线出来后,他其实能上。所以想报的学校该报就报,无非是放在冲、稳、保哪个位置。
参考的都是往年数据,学校今年多少分录取没人知道,往年分数够不上,只是决定把它放在冲的位置,当然冲有被调剂的风险,需要思考:进了这个专业组,被调剂了能不能接受?有些学校比如中外合办的,本科批被哪个专业录取都无所谓,进大学后再根据兴趣选专业,这种情况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冲;有的学校,要衡量如果被最烂的专业录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的话,别管差多少分,报就行了。
第三,院校专业组填报模式的地区,排序时除了排志愿之间的顺序(也就是大学之间的顺序),别忘了还要排专业之间的顺序。因为孩子档案被投到大学后,学校会看报的1、2、3、4、5、6这6个专业的顺序来分配专业。
以上就是对志愿表以及招生计划的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