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南宁特派记者 马梦阳 张蔚蓝 刘洋】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上,来自东盟多国的贸易商和政界代表正寻求加强与中国方面的合作。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供链造成持续冲击的当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致力于深化合作以保障供应链安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活力。
“美国现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印尼棕榈油协会农业工业部负责人拉波洛·胡塔巴拉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希望能扩大印尼棕榈油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稳定的供应链,是我们除印度之外的第二大海外市场。”据他介绍,在美国关税的影响下,印尼棕榈油企业还将继续拓展非洲、中亚和中东等新的出口市场。
胡塔巴拉特的观点得到了来自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其他东盟国家参展商的赞同。“不管是农业食品领域还是服装纺织等都需要更加稳定的供应链。”泰国贸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差达帕·查瓦南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更迫切地希望链接多元市场,每个国家的合作机会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国,我们不想错过在这里举办的任何一场交流活动。”据她介绍,今年泰国贸易团体参展产品种类更丰富,涵盖食物饮品、服饰珠宝、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副主席吴文金(音)同样看好与中国的合作前景。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加倍努力,借助广西的物流优势和马来西亚在东盟的枢纽角色,共同打造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帮助双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合作效率。”今年4月,连接马来西亚关丹港与中国广西北部湾港的冷链精品航线正式开通。依托这一新航线,更多来自东盟国家的榴莲、山竹等优质产品可直达中国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等在内的九大领域,覆盖当前全球产业链变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多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一“里程碑式”成果强调了在全球经济快速变化以及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共同承诺。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助力下,印尼与中国的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印尼贸易部初级产品出口发展司司长弥夫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稳定且富有弹性的供应链,印尼优质的农产品、海鲜产品等也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到中国市场。”
泰国商业部副次长阿卡查·西达沃拉叻在“东博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带来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持续扩大,提升区域竞争力,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领域。同时,它还将保持供应链和生产链的韧性,并推动其深度融合,使东盟与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