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年人如此痴迷钓鱼?
一个桶,一根杆
一钓就是一整晚
钓鱼到底有何魅力?
一
钓鱼到底有多火?
你可能不知道,钓鱼其实是休闲渔业里的一部分。休闲渔业又分成好几块,比如旅游观光型、垂钓采集型、钓具设备、观赏鱼产业等等。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钓鱼,主要属于“旅游导向型”和“休闲垂钓”这两类。
据《中国休闲渔业发展检测报告(2023)》显示,在休闲渔业的各个分类中,淡水休闲垂钓是近几年始终保持增长的一个——没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钓鱼(海钓这次先不算)。
那都是什么人在钓鱼?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4亿钓鱼人。其中,25-44岁的中青年是绝对主力,占到46%;45岁以上占32%,18-24岁的年轻人也占10%。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可以说,中青年男性是撑起这片天的关键人群。
那么,钓鱼的吸引力究竟从何而来?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如果你在做产品、搞运营,或许也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
二
钓鱼的魅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随机奖励”机制。
再厉害的钓鱼高手,也难免有空手而归的时候。但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最让人上头。
有个经典实验:两组老鼠,一组每按固定次数开关就有食物,另一组则完全随机。当停止投喂后,固定组很快就不按了,但随机组却仍不停尝试——因为它们总觉得“下一次就会有”。
这种“随机奖励”效应,被很多商业场景借鉴。比如东莞的美宜佳便利店,常常购物送彩票,而不是优惠券;不少外卖店铺也靠“好评送彩票”来吸引回头客。
它的迷人之处在于:让你始终感觉“只差一点就成功了”。就像有人说,“无限接近美好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好。”
相比抓娃娃、刮彩票这些不断投钱的项目,钓鱼几乎没啥额外成本,却让你一整天都处在“即将上钩”的期待中——这才是真正的“低成本、高沉浸”。很多人一钓一整天,就是因为总相信:下一竿一定有鱼。
这时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钓鱼人的内心戏其实很满。什么烦恼、压力,全被眼前的浮漂取代了。正所谓“一竿一世界,一坐一整天”。
第二,是释放“狩猎本能”。
《裸猿》的作者莫里斯提出过一个观点:现代体育,最初都是狩猎的替代品。进入农耕时代后,人类不再为食物发愁,但深植基因的狩猎冲动却无处安放。于是人们发明了斗兽场、角斗赛——后来因为这些太血腥,才逐渐演变成各种体育项目。
足球射门、篮球扣篮、长跑、协作防守……这些体育中常见的元素,几乎都能在狩猎中找到原型。
而钓鱼,其实也是一种“狩猎”。它技术性强、讲究策略,是一种安静却充满智性的追逐。要研究鱼群习性、饵料偏好,根据天气、水温调整策略……成功钓上时,成就感直接拉满。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理科主任皇甫丽也提到,钓鱼不仅能带来成就感,还能让人静下心来。在水边独坐,与自然相处,是一种很好的情绪排毒。钓友之间的交流,也能提供社群归属感。
所以,钓鱼既满足了人对随机奖励的期待,也释放了深层的狩猎本能。它让人专注,也让人放松——可能正是这种“对冲体验”,让它成了越来越多人逃离日常、找回自己的方式。
简单总结:
钓鱼是一个仍在增长的休闲市场;
它的吸引力源于两点:随机奖励带来的“无限接近感”,和狩猎本能释放带来的“成就感与宁静”。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水,等待一次安静的等待。
欢迎在评论区
晒出你的垂钓战绩~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得到头条(专职作者李南南)
图虫网
编辑| 曾毅伟校对| 林玲
审核| 李世钊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