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奇迹》中说:早起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它的神奇超乎你的想象。
的确,清晨的新鲜空气、休息一晚后的精神饱满、早起的整块时间……都是提升做事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成功人士成事的前提。
最近,又读到了一本关于早起和自律的书——《凌晨5点俱乐部》。这本书让我对早起和自律有了新的认识。
可以说,只要能按书中的方法去做,早起会变得很容易,自律也会成为你的日常生活。
这里分享对我影响比较大的2个点。
养成好习惯其实没有那么难
很多人一听到说要早起,第一反应就是“我做不到”“我不行”“我起不来”……
其实,早起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自己也实践过一段时间,一开始是有些困难,但一旦养成习惯,到时间就想起来。因为继续躺着全身都难受。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只要你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大脑就能激活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神经回路,习惯就此养成。
也就是说,养成习惯需要的是重复,极致的重复。
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两个重点:
1、习惯的形成模型。
习惯的形成是由4个步骤循环组成的:触发器→例行程序→奖励→重复。
触发器即闹钟,闹钟一响立刻起床,开始例行程序,比如读书/写作。
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奖励。比如连续7天每天5点起床,就买一个喜欢的包。注意,奖励很重要,它能推动你开始早起。
剩下的就是重复前面3个步骤,直到习惯养成,再用此模型来养成其他习惯。
可能有人会问,习惯养成需要多久?答案是最少66天,这66天包含了3个阶段。
2、重塑习惯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破坏。摧毁旧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生活方式。这个阶段你会感到混乱,因为在不断地破坏旧习惯。很多人坚持不住,最终回到舒适区。
第二阶段:安装。如果用盖房子来比喻,第一阶段是拆除旧房子,那第二阶段就是开始盖新房。这个阶段会很累,你可能会沮丧、困惑、筋疲力尽,甚至是后悔为什么要折腾自己。
只要你想有所改变,就必须经历这个看似崩溃,但实际一切都在变好的阶段。
第三阶段:整合。熬过破坏,撑过混乱,我们来到整合阶段。
房子盖好了,你看着全新的房子,感觉之前的辛苦没有白费,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你的身体和心理开始慢慢习惯新房子(新习惯)。
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持续22天。所以,养成新习惯最少需要66天。
有了习惯的形成模型,和养成习惯的3个阶段为前提,习惯的养成一下就变得简单了。
20/20/20公式
有一段时间,我模仿一个喜欢的博主,每天5点起床。但是起来后不知道做什么,经常刷着手机又睡着了。
这是典型的为了早起而早起。如果我那时候看到《凌晨5点俱乐部》这本书,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书中给出的20/20/20公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0/20/20公式,即把早起的1小时分成3个20分钟。
- 第一个20分钟运动。比如跑步、瑜伽、拉伸。
- 第二个20分钟反思。比如写日记、做计划、冥想。
- 第三个20分钟成长。比如复盘、阅读、听课。
《运动改造大脑》中说:运动能释放压力、降低肌肉紧张,增加内啡肽,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我想,这是本书作者罗宾·夏玛把运动排在第一的原因。
运动之后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这时候进行反思,能让你想明白一些平时无法想明白的事。
比如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为了这样的生活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哪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更重要?想清楚之后,带着清晰的目标做事,效率翻倍。
达芬奇曾说:一个人要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何为掌控自己?我认为是在需要努力的时候努力,不放弃。比如知道今天有一篇文章要写,忍住了刷短视频的冲动,坐在电脑前写完文章。这就是掌控自己的一种表现。
掌控自己,是成长的最低标准。
关于成长,《凌晨5点俱乐部》中有这样一句话:
记住‘2x3x’的思维模式:要想让你的收入和影响力翻倍,你需要在自己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两个主要领域增加3倍的投资。
这3倍的投资,重点体现在时间和专注程度上。不要一听到说投资自己,就是花钱买课。光买课不学习不实践,问题也无法解决。
20/20/20公式,是对早期1小时的分配。当然,如果你早晨的时间更多,可以按1:1:1的比例来分配在运动、反思、成长三件事上的时间。
小结
编辑老师推荐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有些犹豫的。关于早起和时间管理的书已看过几本,方法无非就是那几个。
但是看过书之后,我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像习惯的形成模型、养成习惯的3个阶段、20/20/20公式等,这些新的知识点对我来说帮助都很大。
最后,我想用书中多次出现的这句话来结尾:
所有的改变一开始都是艰难的,中间是混乱的,最后是华丽的。
愿我们都能熬过艰难,撑过混乱,最终赢得华丽的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