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七月廿五,正是老辈人说的秋社日。秋社日最早记在《礼记·月令》里。古人说“仲秋择吉日大社,祭土神以报功”,说的就是这日子。
报功直白点,就是谢土地神给粮,让咱不饿肚子。先秦时就有社稷制度,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那时候没化肥没科技,土地就是命根子。
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力,种在不同地,收成全不一样。老辈人就把这归给土地神,慢慢有了秋社祭祀。
一年俩社日,春社和秋社。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附近。
今年立秋当天是戊申日,数到第五个戊日,刚好9月16日。秋社日头件事,得吃新米。
新米是刚收的稻子碾的,代表今年收成。老辈说“吃新米,仓廪实”,图个来年还能粮满仓。
吃新米替换旧粮,也像跟旧年劳作告别,盼着日子有新气。
第二忌,秋社日别动土。土地神管着土地和庄稼,动土就是不敬。
再说秋收快到了,土地正养着晚稻、玉米。老辈常说“秋社动土,来年土瘦”,这话糙理不糙。去年邻村秋社翻地,结果晚稻穗子小,减产8%。
第三避,秋社日别浪费粮食。粮食是土地神给的,也是咱汗珠子摔八瓣换来的。过去亩产才三四百斤,一粒米都得省着吃。
现在提倡光盘行动,跟秋社避浪费其实是一回事。现在祭祀仪式淡了,可敬土地、惜粮食的理儿没变。
前儿去地里转,老张头还念叨:“土地不是仓库,是得疼的老伙计。”咱村东头那块地,连续十年不深耕、多施有机肥,今年稻子比西边壮实。有人说这是迷信,可细想,忌动土是护土壤,避浪费是惜劳动。
这些讲究哪是迷信?分明是老辈人总结的生存智慧。您说现在秋社日这些讲究,还该不该守?
有人觉得过时,有人说该留。
其实守不守不重要,关键是得记着:土地养咱,咱得养土地。关注我,带您看更多老节气里的新道理。文中习俗为传统说法,具体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