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福建三明第一中学有学生发帖称,学校要求女生留“标准短发”,具体需后脑勺呈斜面、头发不遮耳。不少学生表示这一发型不仅不够美观,日常打理也比较麻烦。三明一中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发型规定属实,但该规定中的三张示范照片的前两张系2014年拍摄。“当时要求更为严格,女生刘海必须不过眉。”该负责人表示,女生剪发要求是学校一贯传统,已执行超20年,目的是管理学生面貌,希望学生朴素整洁大方,“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9月18日金羊网)
福建三明第一中学“女生须留斜面短发”的规定近日引发热议。这一已执行超20年的校规,要求女生后脑勺头发呈斜面、不遮耳,每月还会有老师用笔撩发检查,不少学生因发型与家长争执、影响情绪,家长也多持反对态度。校方称此举是为“让学生有学生的样子”,可在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这份“朴素整洁”的坚持,更像一道与现实脱节的“旧枷锁”。
校规的核心价值,本应是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而非用统一标准束缚个性。20年前,社会对“学生形象”的认知或许更偏向“整齐划一”,认为统一发型能减少学生间的攀比,让精力集中于学习。但如今的青少年,在多元文化影响下,自主意识与审美需求早已觉醒。对高中生而言,一头符合心意的发型,不仅是外在形象的表达,更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校方将“斜面短发”与“学生的样子”强行绑定,本质上是用固化的思维定义成长:仿佛只有剪掉长发,才能证明学生的“朴素”;只有服从统一标准,才算“合格”。这种逻辑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学生的优秀从不体现在发型上,专注学习与保持个性也绝非对立关系。当学生因担心发型“不过关”被二次返工而焦虑,因被迫剪掉心仪的头发而抵触,反而可能分散学习精力,与校规“保障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
更值得商榷的是,这份执行20年的校规,暴露了部分学校管理思维的“惰性”。校方提到“发型规定是一贯传统”,却未解释为何20年间从未根据学生需求、时代观念调整标准;强调“图片只是示范”,却让检查时“用笔撩发”的严苛落地,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从“耳下两指”到“露出耳垂”的微调,始终未触及“强制统一”的核心问题;所谓“后续统一检查标准”,也只是在细节上修补,而非对管理理念的反思。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校规作为教育管理的延伸,理应具备灵活性与人文关怀。20年来,教学内容在更新、育人方式在进步,可发型管理却停留在“一刀切”的过去,这不仅难以让学生认同,更可能让他们感受到规则的冰冷,违背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初心。
“学生的样子”,从不是靠发型定义的。整洁的仪表值得倡导,但更应建立在尊重与协商的基础上,比如明确“不怪异、不夸张”的底线,而非规定“必须是什么样子”;比如让学生、家长参与校规讨论,而非校方单方面决定。当学校将管理重心从“管控发型”转向“引导成长”,从“坚持传统”转向“适应时代”,才能制定出真正被学生接受、真正助力成长的规则。
20年的“斜面短发”规定,是时候走出“过去时”了。校规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行、与学生同心。唯有放下固化的标准,多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让规则真正成为成长的“助力”,而非个性的“束缚”。 强制女生统一“斜面短发”,别总在头发上撕扯不清,难道还要裹上“裹脚布”?时代在前行,校规也不能不思进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