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关村科学城、西安交通大学等园区高校感受前沿科技脉动,深入比亚迪、宇树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体验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近日,由中国科技部主办的为期一周的第三届中欧科技管理人员交流计划,邀请来自欧盟、欧洲空间局和18个欧洲国家的31名科技管理人员和驻华科技外交官开展实地调研,同中央和地方政府交流政策理念。
“交流计划不仅为中欧科技界互学互鉴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欧洲各国科技管理人员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态势的绝佳机会。”在北京、西安和杭州三地的走访,让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对华合作事务负责人莫妮卡·奥尔梅达对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和显著成就印象深刻。
第三届中欧科技管理人员交流计划欧洲代表团成员走进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参观电子围网“固定哨兵”和机器狗“移动哨兵”的联动新范式。(科技部供图)
“增进对华科技认知,谋求合作共识。”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庄嘉表示,中欧科技界在真诚的对话中深化理解、凝聚共识,有助于持续推动前沿突破与产业升级,共同迈向更加可持续、更富包容性的未来。
科技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与欧盟及欧洲国家签署46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29个国家建立联合资助机制,围绕生命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2023年起,科技部面向欧盟和欧洲国家科技管理人员实施中欧科技管理人员交流计划,迄今已邀请70位欧方代表走进一线科技园区、高校、企业,对话央地科技主管部门。
荷兰驻华使馆新任教育与科技参赞施耐德恰好在本次交流活动启幕之日履新。他说:“中国与荷兰已在很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期待能够在任期内推动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记者温竞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