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口拉客黑摩的扎堆:回家最后一公里考验管理者的城市治理水平
君之言之君之言之2025年09月19日 06:00湖北
深圳,夜幕降临的丹竹头地铁口A和2出口,人行道被五颜六色的电动车、摩托车堵成一条缝。
司机扯着嗓子吆喝“走不走”,公交车混流其中长按喇叭,行人侧身而过,小区门口的车辆排队到主干道。
摩的扎堆并非偶发,下班高峰的地铁站外,只要公交班次稍有间隔,瞬间就会涌出数十辆“黑摩的”把出口围成半圆形市场。
他们占据盲道、机动车道甚至消防通道,现场无人指挥,交通信号灯被人群淹没,秩序仅靠司机相互“默契”和乘客“突围”维系。
为何屡劝不散?
地铁3号线丹竹头站地处龙岗与罗湖交界,晚高峰出站瞬时客流超五千人次。
而片区末端支线公交收班早、发班稀,间隔动辄二十分钟,最后一班社区微循环巴士二十一点停运,与地铁运营到凌晨零点的节奏错位。
乘客出站后目之所及只有“黑摩的”能立刻补位,五分钟到家、票价十元,时间成本远低于苦等公交。
有市场就有供给,附近城中村的“电摩”车主随即加入,形成“地铁口—城中村—小区”三段式灰色网络,一辆后座可拼两三单,一晚流水过百元。
执法风险被收益对冲,于是“你来我跑、你走我回”的猫鼠游戏每日上演。
据查深圳全市已登记电动自行车约一百三十万辆,但实际保有量估计再翻一倍,市民短途出行四成依赖电摩,而正规公交支线仅覆盖百分之六十的地铁站点。
在轨道加速成网的同时,社区巴士因客流分散、运营成本高烧钱快,企业不愿开、乘客嫌慢、部门喊难,空白地带自然由“黑摩的”填位。
倘若简单驱赶,公交又接不上,市民只能自购电动车,结果便是“电动车围城”。
小区车棚爆满、楼道拉线充电、机动车道混行,火灾与碰撞事故同步上升。
若放任不管,摩的肆意占道,秩序与安全的底线同样失守,城市治理陷入“禁而不绝、绝而复活”的循环。
其实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都主要集中在交通枢纽、地铁口、城乡接合部等“最后一公里”接驳盲区。
西安多个地铁口长期被黑摩的占据,如会展中心、体育场、纬一街、安远门、凤城五路、洒金桥等站口,司机在人行道揽客、逆行、飙速,市民反映强烈。
济南天桥区是黑摩的“重灾区”,济南火车站、大明湖站、长途汽车总站周边最为集中,当地已累计查扣黑三轮超1万辆,销毁2000辆,拘留85人。
郑州二马路长途汽车站门口150米内聚集超50辆电动车、三轮车揽客,司机闯红灯、逆行、占道停车现象普遍,属于典型“黑五车”聚集地。
湖南郴州郴州火车站、高铁站周边黑车、黑摩的泛滥,2025年专项整治中已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47台,其中包括大量非法网约车和摩的。
北京黑摩的集中在天通苑城铁沿线、建外儿研所至秀水市场、八通线沿线、马家堡、洋桥、大红门、十里河桥、朱房地区等,多为地铁口、批发市场、城乡接合部。
沈阳尽管三环内“禁摩”,但五里河公园、浑河沿岸、苏家屯黑大线、浑南莫子山路等地仍存在成群黑摩的聚集,部分为非法改装电摩,警方已开展“百日攻坚”整治。
兰州临夏路—安定门、小西湖商圈、西站柳家营、双洞子、下西园、上西园、华林山、龚家湾、张苏滩等城乡接合部,黑摩的白昼揽客、逆行、围堵公交站台现象严重。
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公交覆盖不足、执法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乘客需求强等问题,成为黑摩的反复回潮的高发地。
“黑摩的”(黑摩托车或黑电动三轮车)之所以长期存在于城市街头,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民众出行刚需未被满足,在许多城市,地铁、公交站点与居民区之间存在“最后一公里”接驳空白,正规交通工具覆盖不足,居民为图方便,选择乘坐“黑摩的”。
二是黑摩的运营成本低、收益高,黑摩的车辆多为低价拼装或改装,无需上牌、保险、缴税,违法成本极低,而一趟载客收入可观,形成“高回报低风险”的畸形激励。
三是执法难度大,黑摩的机动灵活,司机常结伙设“望风”人员,遇检查即四散躲避,且其违法行为涉及交通、城管、公安等多部门,执法协调成本高。
四是存在法律与监管漏洞,现行处罚多以罚款、扣车为主,司机常通过“交赎金”取回车辆继续营运,部分人对法律漠视,甚至一人备多车轮番运营。
五是社会管理与就业问题,一些从业者系下岗、外来务工或低技能群体,把开“黑摩的”作为谋生手段,形成“灰色就业”。
破解之道不在一句“严打”,一刀切禁摩更是无视民众需求的懒政。
治理“黑摩的”需“疏堵结合、多管齐下”,从需求、供给、执法、源头四端发力。
首先要解决“刚需”,即优化公共交通接驳,在地铁、商圈、社区等高频出行点增设微循环公交、共享单车、合规电单车。
推广“社区巴士”“定制公交”等灵活服务,压缩黑摩的生存空间。
其次是要严格执法提升违法成本,实施“人车双罚”,对非法营运者罚款+拘留,对车辆依法查扣、没收。
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多次违法者纳入信用惩戒,限制其再次购车、上牌。
推行“错峰执法”“突击整治”,打破司机“躲猫猫”模式。
最后就是就业疏导,帮助从业者转型,对查处的黑摩的司机开展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引导其转岗到快递、外卖、物业等行业。
联合人社部门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信息,减少“灰色就业”依赖。
“黑摩的”不是简单的交通违法问题,而是城市治理、交通规划、社会就业交织的系统性难题。
只有供给上“疏”、执法上“堵”、源头上“打”、社会上“治”,才能真正让黑摩的失去市场、失去土壤、失去人心,实现“车清、路畅、人安”的城市交通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