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两国搞了个“西部-2025”军演,波兰那边直接把边境一关,中欧班列就卡住了。结果中国外长王毅赶紧飞过去,在华沙跟波兰高层谈了谈,双方签了个文件,波兰那边表态要保证班列跑得稳稳的。
2025年9月1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启动了这个军演,规模不小,超过8000人参与,还涉及导弹试射。波兰觉得这事儿威胁到自家安全,当天就宣布关闭所有跟白俄罗斯接壤的口岸,包括铁路和公路。直接结果就是中欧班列的北线通道被堵了,这条线是中国货物进欧洲的主干道,平时从西安或者成都出发,经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再到波兰的马拉舍维奇转运站,然后散到德国、法国啥的。突然一关,数百列火车就停在边境,货物堆着没法动,每天损失上亿欧元。中国外交部那边很快就发声了,发言人林剑在9月11日的记者会上说,中欧班列是中波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对双方都有利,希望波兰采取措施保证它正常跑。
波兰这么干的理由,说白了就是防着俄白那边的动作。军演本来是常规的,但波兰觉得有风险,尤其是最近有俄罗斯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的事儿,还在发酵。波兰总理图斯克9月9日就说过,要完全关闭边境,从12日午夜开始。这不光影响中国货物,还让欧盟内部的物流链子乱套。欧盟那边也发话了,呼吁各方克制,因为这事儿波及到全球供应链稳定。波兰军队总兵力也就20万,这次边境部署了4万人,已经是倾巢出动了,维持不了太久。但短期内,班列中断对波兰自己也伤筋动骨,毕竟每年过境货值数百亿欧元,马拉舍维奇站靠这个养活不少人,就业和物流产业都得跟着吃亏。
中国这边反应快,9月15日王毅就到了华沙,先见了波兰总统杜达,然后跟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开会。这是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的第四次全会,俩人共同主持。会议上聊了双边关系和地区问题,但重点是经贸合作,尤其是班列的事儿。文件里明确写了,双方认识到铁路、海事和航空货运的互利服务重要性,要加强现有和潜在的运输线和物流链。关键一句是,双方愿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的安全畅通。这就是波兰的承诺,直接写进官方文件里。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会上还提了,希望中国帮着劝俄罗斯别搞“混合行动”,但中国没接这个茬,坚持中立立场,只强调共同利益。
会后,波兰开始逐步放开口岸,9月16日部分铁路恢复了,中欧班列又动起来了。中国那边也给了些实惠,比如在稀土出口、农产品准入和电动车产业上合作。波兰想借这个机会多要点好处,比如建电动车基地,争取成为欧洲锂电池大户。中国同意了部分,因为班列对中欧贸易太关键了,2024年就跑了1.7万多趟,货值超5670亿美元。波兰作为桥头堡,地理位置好,赚了不少过境费。但这次关边境,明显是想用班列当筹码,逼中国卷进来。结果中国没上套,反而通过外交让波兰认清现实:关着关着,自己经济先扛不住。
说起中欧班列,这玩意儿从2011年起步,现在有三条主线,北线是最老的,货量最大,占总量的40%以上。经过波兰后,直接辐射西欧。波兰这些年靠这个发了笔小财,华沙到郑州的货运线刚开通,就拉着欧洲货去中国卖,比如德国的家具、捷克的配件啥的。9月9日,波兰还发了个从华沙到河南的首趟列车,14天路程,载着波兰、德国、捷克、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货。可见波兰自己也离不开这个链条。关边境三天,就损失2亿欧元一天,中欧双方都急眼了。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9月12日在会上也说了,班列符合共同利益,得保障它顺畅。
俄乌冲突外溢,波兰作为北约东翼,压力大,总兵力有限,部署4万已经是极限。俄罗斯那边邀请西方观察员,军演也算常规,但波兰过激反应,直接把中国拉下水。中国跟白俄罗斯关系好,仅次于巴基斯坦那种铁哥们,但中国没直接卷入冲突,一直在斡旋。波兰想围魏救赵,关班列逼中国施压俄罗斯,但没成。中国外长直接上门,谈利益不谈政治,结果波兰松口了。文件里还写了,要加快波兰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波兰农业是利好。波兰农产品出口中国本来就有限制,这次放开,能多卖点苹果、肉类啥的。
欧盟总部在布鲁塞尔开会,讨论贸易影响。德国作为班列终点大户,汉堡港急了,进口商天天打电话催货。中国可能开发中亚和土耳其的南线备用,减少对波兰依赖。但北线最短最快,14天到欧洲,比海运省一半时间。波兰也知道这点,所以文件里强调提升班列运营效能,当重点任务。军演9月16日结束,边境紧张缓了,但这事儿给中欧关系敲了个警钟:经济合作得避开政治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