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八月的市场还略显疲态,那么进入九月中旬后,基金市场的情绪明显回暖。2025年第36周(9月8日-9月12日),从宏观资产表现来看,港股遥遥领先,黄金、商品紧随其后,A股也终于迎来阶段性修复,美股小幅上涨,唯独债券市场继续哑火。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这一周呈现出强烈的结构性机会:权益类基金大放异彩,尤其是TMT主题基金表现抢眼;商品基金赚钱效应持续;而债券基金则继续承压。
一、市场回暖信号明显,基金整体收益回升
本周,港股领涨各大资产,恒生指数上涨3.82%,带动相关基金收益大幅反弹;A股方面,上证指数涨1.52%,深证成指涨2.65%,创业板指涨2.1%,整体表现优于美股。商品市场亦不甘示弱,上海金大涨2.35%,白银涨1.81%,原油也上涨1.18%,资金避险情绪与风险偏好并存。
基金市场整体也迎来一波小阳春:
- 股票基金平均上涨2.1%,其中TMT主题基金表现最猛,单周涨幅高达4.04%
- 混合基金整体上涨1.95%,偏股类产品增长最强,达2.37%
- 商品基金平均上涨1.96%,黄金类产品最受青睐;
- 债券基金整体下跌0.07%,成为唯一负收益品类。
本周,股票基金是绝对的主角。在AI、半导体、通信等板块轮动助攻下,TMT主题基金强势领涨,平均涨幅达4.04%,远超其他行业基金。成长风格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价值风格,其中中盘成长基金涨幅达到3.28%,成为风格赢家。
从分位数据看,股票基金表现分化显著:
- 收益前10%基金上涨6.29%,大多集中在TMT、电子、制造方向;
- 收益后10%基金下跌1.54%,以医药和防御类行业为主。
这也意味着,主动选基的重要性在放大,基金风格轮动加剧,投资者需要紧跟市场节奏。
三、商品基金延续强势,黄金白银成亮点
在风险偏好的另一面,是避险情绪的回流。商品基金本周平均上涨1.96%,其中表现最好的是黄金类基金:
- 上海金上涨2.35%;
- SGE黄金9999上涨2.31%;
- 白银上涨1.81%。
同时,有色金属、豆粕等板块也表现不俗。表现最好的商品基金净值本周上涨2.33%,而最差的也仅微跌0.02%。可以说,商品基金正成为平衡组合波动的重要工具。
四、债基遇冷,短期利率上行成压制主因
相比热闹的权益和商品市场,债券基金继续处于“寒冬”。本周债市整体调整,中债全债指数下跌0.32%,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至1.87%,对中长久期债基形成压制。
- 纯债类产品普遍下跌,增强指数债基、长久期债基跌幅在0.2%左右;
- 仅可转债和部分二级债基略有上涨,涨幅分别为1.15%和0.21%。
从分位数据看,债基前10%收益组上涨0.56%,后10%下跌0.46%。信用下沉类策略表现相对坚挺,短久期产品跌幅最小。整体来看,债基依旧不具备进攻性机会,适合防守配置。
五、基金发行降温,股票类产品仍占主导
本周共新成立基金39只,数量虽少于上周,但仍保持一定热度:
- 股票型基金18只,占比46%,发行份额达137.52亿份;
- 混合型基金13只,发行39.98亿份;
- 债券型基金仅5只,发行份额明显减少。
平均发行份额为5.59亿份,低于上周的7.26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单只募集7.64亿份,说明市场对权益类产品热情未减。
写在最后:结构性行情下,选基比选时更重要
2025年第36周的基金市场,用一个词总结就是“结构性”。如果你押中了TMT、押中了成长类基金,那这一周可能是你账户的一次高光时刻;但如果你重仓债基或医药板块,可能感受到明显的落差。
市场在演绎的是轮动,不是全面牛市。投资者在操作上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选基重于择时,行业主题和风格匹配极为重要;
- 商品基金仍具配置价值,尤其是黄金、白银类;
- 债券基金以短久期、信用策略为主,避免久期风险
- 新发基金以权益为主导,说明机构依旧看好A股修复行情
行情虽暖,但依旧考验耐心与策略。下一阶段,谁能抓住结构性机会,谁就能在震荡市中先人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