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工的困境已不再是秘密——苏-57生产线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2024年仅计划交付6架战机,且合格率仅为58%,造价却猛涨至1.75亿美元。
面对西方制裁日益严苛,莫斯科迫切需要印度这颗"救命稻草"来挽救其濒临崩溃的五代机项目。但这份军售协议也可能成为威胁中国西线安全的潜在隐患,而东方大国早已准备好应对之策。
班加罗尔航展上人山人海,苏-57一上天,底下手机拍个不停,掌声也是一波接一波,俄罗斯那边把条件单子一摊,价格直接往下砍,30架打包给个八折,核心技术送出去四成,甚至说源代码都能给你,这便宜看着跟白捡似的,可背后那点事谁知道呢,发动机里的叶片,十片有七片得从乌克兰弄,钛合金也不是个小玩意,碳纤维材料还得指望日本,库存里的料子顶多再凑个12架,手头紧得很。
印度空军这会儿正难受,老掉牙的幻影2000飞不动了,都三十多年的飞机了,去年跟巴基斯坦打那一架,最新买的“阵风”都有掉下来的,西边压力一直没小过,东边中国的歼-20在高原上晃悠,这五代机的缺口太明显了,莫迪团队就盯着这笔买卖,着急想把项目定了。
可俄罗斯那边说要三年才能交货,制裁跟套娃似的,一层又一层,光画个饼不顶饿,苏-57的隐身性能,印度也不是没吃过亏,当年的FGFA项目还记着呢,钱砸进去了,最后啥也没捞着,技术没到手,项目黄了,几十亿美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俄乌一开打,西方国家围着堵,俄罗斯经济绕了一圈又掉坑里了,军工厂里缺原料,缺零件,战斗机生产线上的工人,干会儿活就得停下来等料,这飞机造得跟挤牙膏似的,出口合同都悬着,印度这会儿要是真掏了钱,飞机能不能按时到手,谁心里都没底。
中国这边,贸易重心早就转了好几年,每年买的油气是大头,俄罗斯52%的能源都卖给了中国,这买卖就有得谈,手里牌多着呢,在外交桌上跟莫斯科说得很清楚,你这苏-57要是进了印度,边境那块儿就更紧张了,南亚的军备竞赛一开跑,平衡就没了。
中国也不吵也不闹,就是油气谈判的节奏放慢点,俄罗斯自己心里有本账,4470亿卢布的生意要是黄了,特朗普那边还盯着关税呢,这压力一层加一层,卖武器那头自然就得收着点。
雷达系统离不开钕铁硼磁体,发动机里得掺锗材料,这些稀土算下来,三成半都在中国手里攥着,出口配额稍微一收紧,俄罗斯的工厂就得断粮,生产线一停,你技术再牛也白搭,苏-57的雷达,三成半的半导体材料都是中国供应商给的,发电机的磁铁,中国稀土占了全球九成,这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中国的反制手段,不光是经济和外交,技术上也掐着你的命脉,印度还在为五代机的事儿来回拉扯,一会儿拖着一会儿砍价,中国自己的六代机团队都上场了,歼-20的产量都过了三位数,苏-57就算真落到印度手里,也掀不起多大浪花了,那些专利文件翻来覆去,联合研发的核心技术,不少都掌握在中国手里,谈判桌上话说明白了,这出口计划俄罗斯就得掂量掂量。
欧洲搞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卖不上价,石油一桶才47.6美元,最后还得跟美国签750亿美元的大单子,这心里再憋屈,市场就摆在那儿,印度要是真把宝全押在苏-57上,关键时候被人卡了脖子怎么办。
自己的AMCA项目拖了二十年,就是因为一直靠买,没攒下自己的家底,特朗普那边又放了个“最后通牒”,俄罗斯要是真丢了印度这个市场,苏-57项目就得亮红灯,这对中国来说,机会的大门就开了一道缝。
外交,经济,技术,三条线一起上,中国根本用不着在台面上拍桌子,各种措施一到位,危机自己就化解了,直接要求俄罗斯承诺,凡是含有中国部件的苏-57,不能出口到某些特定国家,眼睛就盯着印度呢。
出口管理那道关卡得特别严,军民两用的产品都得走审批,你要出口装备,里面带了中国的零件,就得过一道道的手续,这些办法都用上了,南亚的平衡就稳得住,自己的安全利益也护得住,这局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变的。
新德里国防部大楼里,那个AMCA的模型上都落了层灰,退役的中将开会的时候就说,五代机这东西,只有自己国产才有出路,靠“拼装货”是拼不出天花板的,过去那么多事,都证明了这一点,青藏高原那边,六代机都开始试飞了,苏-57那张图纸,在班加罗尔潮湿的空气里,颜色也好像一天天在变淡,大国的装备,说到底还得靠自己画的蓝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