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永恒命题。张传泉教授所著《坚持不懈纠治“四风”》,以系统的理论视野与深刻的实践洞察为重要方法,既是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升华,也是一部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经典力作,展现出深厚的政治意蕴、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以逻辑严密的体系化阐释展现理论深意
该书的理论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构建了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四风”治理理论框架,突破以往作风建设研究中“就事论事”的碎片化局限。从“为什么聚焦‘四风’”的根源追问,到“如何巩固纠治成效”的路径探索;从“‘四风’问题多样性表现”的具象剖析,到“本质与根源”的深度挖掘;再到“党性党风党纪辩证关系”的哲学阐释,最终落脚于“以纠治‘四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问题—本质—对策—目标”的严密逻辑闭环。这种结构安排绝非简单的内容堆砌,而是体现了对“四风”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尤其书中第五章关于党性、党风、党纪辩证关系的深刻论述,更是全书理论建构的关键之笔。作者突破“就作风论作风”的局限,将作风问题置于党的政治建设之中考察,明确“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的核心命题——党性为作风建设提供内在根基,决定作风的性质与方向;党风是党性的外在显现,反映党性的纯度与强度;党纪则为二者提供刚性约束,确保作风建设不偏离正轨。这一论述实现了理论阐释的哲学提升,丰富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为从根源上破解作风顽疾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
其次,著作展现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对“四风”实质的剖析中,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出精准界定: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这种本质界定既牢牢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作风问题的基本观点,又结合新时代“四风”隐形变异的新特征赋予其新内涵,体现出理论传承与时代创新的高度统一。
二、以可操作的方法论指引标识实践导向
该书是一部紧密结合实践的理论著作,其中的实践指导价值尤为突出,既系统梳理新时代纠治“四风”的实践成果,又提炼出可落地、可复制的方法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例如,在论述纠治“四风”的重要举措时,作者不仅全面呈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全党主题教育发力”“《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画红线”的制度体系,更从实践中总结出“六个鲜明特点”:突出重点抓要害,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精准施策;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形成“头雁效应”;见事见人抓思想与行为,既通过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又通过纪律约束规范言行;上下互动强监督,强化组织管理与群众监督的协同;执纪问责严查处,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反复敲打”;驰而不息建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六大特点既是对过往实践的系统复盘,也为后续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径遵循。
不仅如此,著作尤为可贵的是,始终聚焦主体,围绕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从“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心怀‘国之大者’”;到“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再到“盯紧领导干部的风向标”,提出“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修炼党性”“以坚强党性确保作风优良”“把锤炼党性作为终身课题”,每一项要求都兼具思想引领与实践指导意义。其中,“在知行合一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干净干事的主旋律”等论述,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相融合,既要求党员干部“立干净干事之德”,做到清正廉洁、正气凛然,又倡导“谋干净干事之政”“示干净干事之范”,推动形成“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环境”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以融通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语言风格彰显理论创新
该书的语言风格突破了传统政治理论著作的刻板印象,实现了理论表达的创新,既保持理论的准确性,又兼具表达的生动性,让抽象的作风建设要求变得具体可感。
作者注重精准严谨,如对“党性”“党风”“党纪”的内涵阐释,严格依据党章党规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确保理论表述的规范性;在实践论述中,又善用形象化表达增强传播力,如将制度约束称为“铁规矩、硬杠杠”,将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比作“风向标”,将干净干事的价值导向喻为“主旋律”,这些鲜活表述既贴合基层干部群众的认知习惯,又让理论不再“高冷”。同时,著作善用“案例说话”,结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从“统计数据造假”“豪华办公用房”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例,到“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公款吃喝”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案例,用“活案例”解读“硬理论”,既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又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可对照的“反面教材”,实现了“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的教育效果。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实践意义凸显时代价值
在当前全党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背景下,《坚持不懈纠治“四风”》的出版恰逢其时,为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四风”危害、准确把握作风要求提供了重要指引,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书中阐释的“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纠治‘四风’永远在路上”等理念,精准回应了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防止反弹回潮”“破解隐形变异”等现实挑战;提出的“抓常、抓细、抓长”工作方法,“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系统思维,为破解“四风”顽固性、反复性问题提供了关键思路。从长远意义看,著作将“四风”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结合,指出纠治“四风”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这一论断将作风建设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定位,为新征程上以优良作风凝聚奋进力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热度的优秀著作,它不仅是关于作风建设的理论探索,更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入思考。书中所蕴含的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值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深入实践,从而有助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基础。
(申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坚持不懈纠治“四风”》
张传泉 著
新华出版社 2025年8月
ISBN 978-7-5166-8109-1
定价:49.80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