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攻势迅猛,15公里突进,乌方157平方公里失守

0
分享至

乌克兰前线,一场致命的误判正将战局推向深渊!

8月12日,顿巴斯防线一夜之间被俄军撕开15公里巨大缺口,157平方公里土地瞬间失守。

这并非偶然,而是乌军长期轻敌、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冰冷写照。

无人机优势不再,兵力枯竭、后勤断裂,乌克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崩溃边缘。

乌克兰第44旅无人机营的指挥官维亚切斯拉夫·舒滕科,总觉得弥漫在军队里的一种想法很危险。他认为,把俄国人当成“愚蠢无能”的对手,是一个能要人命的严重误解。

就在8月12日,现实给了这种误解一记响亮的耳光。在顿巴斯前线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曾经被视为“钢铁堡垒”的防线,被俄军在一天之内撕开了一道长达15公里的口子。

这意味着,乌克兰转眼间就丢掉了157平方公里的土地。要知道,在此之前,俄军在这里的推进速度,是以米为单位来计算的。



这绝非偶然的战术失利,而是一场酝酿已久的系统性危机的集中爆发。乌克兰赖以支撑战局的几个关键杠杆,似乎在同一时间失灵了,并形成了一个加速坠落的恶性循环。

曾几何时,无人机是乌克兰手中最锋利的非对称武器。舒滕科对此深有体会,他在2023年还只是个步枪营的副指挥官时,就已经敏锐地开始组建自己的无人机单位。

到了那年年底的冬天,他手下的无人机分队成了防守中的绝对关键。



那时候,白昼短暂,俄军喜欢发动一波又一波的高频次集群冲锋。

乌军就用国产的“Valkyrie”自杀式无人机、土耳其的TB-2,甚至是民用改装的侦察无人机,在天上织成一张网,精准打击那些试图冲锋的俄军单位。

舒滕科的无人机就曾把一支俄军突击队打得晕头转向,最后迷路闯进了乌军步兵的阵地,被悉数消灭。



但舒滕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俄军学得太快了。他们并非不懂技术,而且将新技术转化为大规模列装应用的速度,甚至比乌克兰还快。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到了2024年,俄军接收无人机的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更致命的是战术的进化。俄军很快就放弃了那种代价高昂的大规模冲锋,转而采用一种更聪明的模式:“无人机侦察+小规模集群突击”。

他们利用夏季茂密的植被作为天然的伪装,让小股精锐部队渗透。这种战术让乌军的侦察无人机探测效率大打折扣。



俄军自己的无人机技术也在迭代。他们的新型远程无人机,比如攻击距离能达到40公里的“柳叶刀-3”改进型,专门用来敲掉乌军后方的补给线和炮兵阵地。

这种技术上的反制,让乌克兰曾经的空中优势荡然无存。



当无人机这个杠杆被对方卸掉力道后,战场的压力就瞬间回到了地面步兵身上。可问题是,乌克兰的地面部队,人,已经快不够用了。

不光是舒滕科的无人机营缺操作手,整个前线的步兵缺口都大得惊人,补充上来的兵员甚至包括了年长者和未成年人。

技术的优势一旦褪色,人力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



战场的困境,往往与政治的风向紧密相连。就在前线吃紧的时候,来自西方的信号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公开表态,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弯。

他先是承诺,即便美俄领导人会晤,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不会停止。



但很快,他又话锋一转,表示北约“或许可以在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对乌东部分地区的控制,尽管他强调这不代表法律或政治立场的改变。

这种表态,被广泛解读为西方希望将冲突维持在低烈度,以持续消耗俄罗斯。这无疑是对乌军士气的一次沉重打击。

外部支持的动摇,迫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得不寻找新的筹码。他需要向世界,也向俄罗斯展示自己还有能力反击。于是,一项秘密军事命令从他的办公室下达了。

这个命令直接抽调了乌克兰最后一支可用的精锐战略预备队,将其从急需增援的顿巴斯前线调往北方的苏梅州方向。

这支部队的任务,并非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而是对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州或库尔斯克州发动一次有限的攻击,目标仅仅是夺取几个边境村庄。

这与2024年那次旨在夺取整个库尔斯克州的大规模突袭完全不同,其核心目的在于政治作秀——在谈判桌上增加一点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向西方盟友证明乌克兰尚有余力。



这场政治豪赌的代价,却要由顿巴斯的前线士兵来支付。

就在这支精锐预备队被调离的同时,顿巴斯的前线指挥官们正通过卫星电话向泽连斯基办公室绝望地报告:阵线已经无法维持,兵力缺口大到根本堵不住。



俄军恰恰抓住了这个致命的空档。他们利用其惯用的“多方向武力侦察”战术,不断试探乌军防线的强度,并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因预备队缺席而变得无比脆弱的薄弱点。

随后,他们集中了所有预备兵力,对这个点发动了饱和攻击。于是,8月12日的崩溃发生了。



波克罗夫斯克的15公里大溃败,与其说是一场战役的失败,不如说是乌克兰整个战争机器在长期高强度消耗下,达到临界点后的一次系统性崩盘。

俄军的突破,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乌克兰的后勤生命线早已被扼住了喉咙。

俄罗斯的新型远程无人机和远程火炮,几乎是不分昼夜地打击着乌军的补给线路,这使得前线部队长期处于弹药、药品、食物和燃料等多种物资的严重短缺状态。



人员的枯竭是另一个致命伤。舒滕科的无人机营于2024年3月才正式成立,他5月升任营长,但部队始终没能满编。

这只是一个缩影。整个顿巴斯前线犬牙交错,兵力捉襟见肘,处处都是漏洞。这让俄军那种四处寻找薄弱点的战术,总能找到可乘之机。

当“后勤断供”、“兵员枯竭”和“预备队缺位”这三重压力叠加在一起时,崩溃就成了必然。



俄军的推进,并非因为他们突然变得战无不胜,而是正如舒滕科所指出的——乌克兰“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去阻挡他们了”。

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指武器弹药,更是指那些能够拿起武器的士兵,以及能够让他们持续战斗下去的补给。

俄军中那些使用无人机技术水平很高的精锐部队数量正在增加,而乌克兰却连基础的步兵都难以补充。此消彼长之下,天平的倾斜早已注定。



舒滕科在2023年加入第44旅时,战争的逻辑似乎还停留在技术和战术的博弈上。

但现在,他和其他前线指挥官一样,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更残酷的真相:对敌人的轻视是致命的,但对自己身上系统性的短板视而不见,同样如此。



无人机优势被俄军的快速学习和迭代所对冲。为了寻求虚无缥缈的政治筹码而进行的军事冒险,又亲手掏空了本已脆弱不堪的防线。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濒临崩溃的后勤与人员补给系统之上。

未来的战局走向,恐怕不再取决于一两件先进技术或某几次零星的战术胜利了。它将取决于交战双方,谁能更有效地解决自身最根本的系统性弱点。

顿巴斯防线的崩塌,不过是这一规律写下的一个冰冷注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绿洲珠宝行血案,浙江6任厅长追凶22年,抓到嫌犯后大家都愣住了

绿洲珠宝行血案,浙江6任厅长追凶22年,抓到嫌犯后大家都愣住了

崖边行
2025-06-27 21:11:22
波兰还是不听劝,中欧班列考验中国立场

波兰还是不听劝,中欧班列考验中国立场

家传编辑部
2025-09-18 12:28:52
陕西65岁阿姨感染艾滋,探查原因后,医生:这个细节被忽视了

陕西65岁阿姨感染艾滋,探查原因后,医生:这个细节被忽视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4-03 17:10:48
俄媒:中国可以让金砖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

俄媒:中国可以让金砖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9-19 15:08:31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汽油用量”开始暴跌,数据出来很多人惊了,未来油价会大降吗?

四象八卦
2025-09-16 04:58:16
“七月三十5不做,家人不富也安康”,指哪5不做?别忘了告诉家人

“七月三十5不做,家人不富也安康”,指哪5不做?别忘了告诉家人

神牛
2025-09-19 12:17:22
女优金松季步上演大乱战!男优21根棒子排队等服务

女优金松季步上演大乱战!男优21根棒子排队等服务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20 02:51:03
著名歌手广西街头卖水果,左耳听力只剩6成,曾和赌王女儿恋爱4年

著名歌手广西街头卖水果,左耳听力只剩6成,曾和赌王女儿恋爱4年

小彭聊社会
2025-09-07 02:28:02
冯绍峰忙恋爱!赵丽颖上海亲子游,想想坐行李箱萌态十足,画面温馨

冯绍峰忙恋爱!赵丽颖上海亲子游,想想坐行李箱萌态十足,画面温馨

瞎说娱乐
2025-09-18 14:59:49
樊振东:我能和队里的每位队员建立友谊,球队中有强烈的信任与团结

樊振东:我能和队里的每位队员建立友谊,球队中有强烈的信任与团结

懂球帝
2025-09-19 13:53:26
一种新型的异性关系,在中年男女间悄然流行:你知我心,我懂你意

一种新型的异性关系,在中年男女间悄然流行:你知我心,我懂你意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09-15 07:29:35
特朗普对华示好背后:身体顾虑与面子困境的双重枷锁

特朗普对华示好背后:身体顾虑与面子困境的双重枷锁

大国纪录
2025-09-19 23:00:14
“我被我妈按头一起观赏小黄片”,29个女孩的AV故事会

“我被我妈按头一起观赏小黄片”,29个女孩的AV故事会

夜听訫语
2022-01-04 12:41:28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9-19 09:03:00
韩国网友评价中国年轻人正在患上“首尔病”……

韩国网友评价中国年轻人正在患上“首尔病”……

奋斗在韩国
2025-09-18 19:52:44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广东初二男孩被5名同学围殴,父亲抡起铁棍将其中一名活活打死,判决结果出来后,网友不淡定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3-11 12:58:06
伤风败俗!62岁宋丹丹玩游戏太投入多次走光露内裤,节目组打马赛克

伤风败俗!62岁宋丹丹玩游戏太投入多次走光露内裤,节目组打马赛克

扒星人
2025-09-18 09:50:30
解放军反其道而行之,透露“收台”计划?逐字分析后,台当局慌了

解放军反其道而行之,透露“收台”计划?逐字分析后,台当局慌了

坐景观天
2025-09-19 01:32:14
“重大调整”!中泰签署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中国产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重大调整”!中泰签署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中国产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0:32:41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当妻子第六次加班到深夜时,我递上离婚协议:签吧!别偷偷摸摸了

星宇共鸣
2025-09-10 17:33:39
2025-09-20 03:40:49
孤城落叶
孤城落叶
孤城落叶
61文章数 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本地
游戏
时尚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