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硝烟弥漫,高市早苗以28%的民调支持率领先,但其极右翼立场、党内根基不稳与美国的疑虑为其首相之路蒙上阴影。
日本共同社于9月11日和12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以28%的支持率领先其他候选人,成为最被看好的下一任自民党总裁人选。
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以22.5%的支持率位居第二,而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则获得11.4%的支持。
一、民调领先,网络优势明显
高市早苗在最新民调中确实表现突出。《读卖新闻》在9月14日至15日的调查也显示,高市获得29%的支持率,小泉进次郎获得25%,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与前数字大臣河野太郎并列第三,各得7%。
高市的网络影响力显著。她在社交媒体和YouTube上的追随人数接近140万,稳居五位候选人之首。具体来看,她在X平台拥有83.5万追随者、YouTube 46.4万、Instagram 9.2万。
相比之下,小泉进次郎在X平台仅2.9万、YouTube 14.2万、Instagram 32.8万,总人数约49.9万,不足高市的一半。这种“空战”优势为其赢得了大量年轻选民的支持。
二、极右翼立场引发争议,党内根基薄弱,派系支持存变数
高市早苗是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人物之一,政治立场极为保守。她主张修改战后和平宪法,认为日本应拥有自卫反击权,并频繁参拜靖国神社。
在2017年,她甚至公开称赞纳粹德国的“国家动员效率”,被《产经新闻》批评为“政治不成熟”。
她的外交立场同样强硬且引发争议。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主张“台湾是独立国家”,并在多个场合公开指责中国的“霸权主义”。
此外,她还在电视访谈中批评美国“长期干涉亚洲事务”,称“日本不应该永远做美国的小弟”。
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主张也面临国内挑战。她主张继续扩大财政支出,反对央行加息,力挺“印钱救市”。《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这种思路可能加剧日元贬值和通胀压力。
日本正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汇率波动和财政赤字。任何新首相都需应对这些经济困境。民调显示,88%的民众希望新首相比选“应对高生活成本”,85%关注经济与就业。
尽管民调领先,高市早苗在自民党内部的根基并不稳固。她曾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铁杆盟友”,但早在2011年就离开了安倍派,导致她在自民党内部缺乏强大的派系支持。
在上一次总裁选举中,她能够进入最终投票,主要依靠麻生太郎的全力支持。但选后她未积极维系与麻生派的关系,引发了麻生不满。本次选举中,麻生很可能转而支持小泉进次郎。
自民党总裁选举的规则也增加了变数。367名自民党籍国会议员每人一票,各地地方议员、普通党员和“党友”的投票折合为367票,总计734票。候选人需要获得过半票数才能当选。
若首轮无人过半,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决胜轮。在第二轮中,国会议员票数占比更高(367票对47票基层票),高市在党内支持率的劣势可能被放大。
三、美国的态度是关键变量
美国的意向对日本首相人选具有重要影响。自民党作为战后美国扶持的政党,长期与美国保持密切关系,美国对自民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对高市早苗的潜在上台并不乐观。高市“反华、反美、反犹”的立场令美国担忧。她曾支持多项批评以色列的右翼言论,甚至在演讲中美化“9·11事件中的反美情绪”。
前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在电视节目中指出:“特朗普一直期望亚洲国家友好,不愿看到中国、北朝鲜、韩国与日本再起波澜。”他进一步表示:“特朗普不想要‘争吵型’的日本首相”,更偏好小泉或林芳正等有美国留学经历、了解美国想法的候选人。
美国不希望日本走向极右翼或军事过度激进,这不符合其战略利益。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是确保日本配合其战略部署,而非成为一个不可控的变量。
目前,小泉进次郎在自民党支持者中以33%的支持率领先,且拥有美国留学的背景,更符合美国的期望。
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于10月4日投票。无论谁当选,都将领导一个国会“双少数”的政府,面临应对高生活成本、经济与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巨大压力。
日本首相的选择不仅关乎国内政治,更将重塑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