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耳他,坐落于地中海中央,国土面积不足316平方公里,曾长期被视为欧洲边缘的静谧小岛。然而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年充沛的阳光、极具吸引力的税收制度以及高水平的教育资源,迅速吸引了大批中国高净值人群与中产家庭前来定居。
目前,来自中国的移民已占据当地外籍居民总数的87%,在部分区域甚至构成了实际居住人口的主体。
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这个鲜为人知的地中海岛国,成为中国人心中的“海外桃源”?
马耳他
马耳他虽体量微小,却蕴藏着惊人的经济动能。尽管国土狭小,但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备受国际关注。
据欧盟委员会最新预测,马耳他在2024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4.6%,这一数字不仅领跑整个欧盟成员国,更远超区域平均增长水平。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马耳他政府数十年来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与政策优化的结果。从一个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岛屿国家,逐步蜕变为欧洲最具活力的发达经济体之一。
马耳他的经济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多重坚实基础之上的系统性成果。
得益于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的天然枢纽位置,马耳他成为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关键节点。
这一地理优势使其在全球航运、金融和数字服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持续吸引跨国企业与境外资本入驻。
同时,该国实施极具竞争力的税收激励机制,逐渐发展为全球财富管理与企业布局的热门落脚点。
马耳他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最低仅为5%,并对非本地来源收入采取有限征税原则,极大增强了对跨国运营企业的吸引力。
此外,境内不设遗产税、赠与税及常规不动产税等附加负担,显著减轻了个人资产传承与企业运营的成本压力。
这些透明且稳定的财税体系,使马耳他在全球投资者、企业家和高净值人士心中树立起“理想落脚地”的形象。
对中国富裕家庭而言,这里不仅是拓展国际业务的战略支点,更是实现家族财富稳健增长的理想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马耳他对普通中产家庭同样展现出强大吸引力。
低税率环境配合开放包容的居留政策,再叠加其作为英联邦成员所享有的优质教育体系,使得越来越多中国中产家庭将其视为理想的移居目的地。
对他们来说,选择马耳他不只是为了投资回报,更是为了子女获得国际化教育路径,以及全家人享受安全、宁静、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马耳他宽松的移民政策
除了经济与教育优势外,马耳他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中国移民,关键还在于其清晰、灵活且人性化的移民制度。
2016年,马耳他正式推出“个人投资者计划”(俗称黄金签证),为符合条件的外国申请人提供通过投资获取长期居留权的合法通道。
这项政策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迅速将马耳他推向全球移民市场的前沿位置。
相较于欧美多数国家严苛的语言、学历或居住要求,马耳他的准入条件显得格外宽松友好。
申请过程中无需掌握特定语言能力,也不强制要求申请人具备高等教育背景或长期居住义务。
只要满足基本财务标准,并完成指定类型的投资——如购置房产、租赁住房或向政府基金注资——即可获得永久居留资格。
这种高效便捷的流程,特别适合希望快速安排子女入学或进行跨境资产配置的家庭。
具体而言,主申请人需证明拥有不低于50万欧元的净资产;若选择租房方案,则需额外准备7.5万至15万欧元的流动资金。
此外,还需完成购房/租房投资、缴纳政府申请费用、购买医疗保险,并作出一定数额的慈善捐赠,以满足综合审批条件。
虽然整体投入看似不菲,但对比英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等传统移民国家动辄数百万人民币的成本,马耳他的方案显然更具性价比。
尤为突出的一点是,马耳他允许主申请人携带父母、祖父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同移民,实现四代同堂同步迁移。
这一设计高度契合中国家庭重视亲情联结的传统观念,尤其受到多代同住大家庭的青睐。
一家人可共享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真正实现“一人申请,全家受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推行电子化申请系统以来,马耳他移民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平均处理周期仅需4到6个月。
对于急需规划孩子升学路径或开展海外商业布局的中国家庭而言,这无疑提供了极大的时间优势。
中马情缘
马耳他之所以在中国人心中拥有特殊地位,除了现实利益驱动外,还源于两国之间绵延半个多世纪的深厚友谊与人文纽带。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马耳他刚刚脱离英国独立,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和发展瓶颈。
1972年,两国正式建交,开启了合作新篇章。此后几年,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务实协作逐步展开。
1975年,马耳他决定建造一座可容纳30万吨级船舶的大型干船坞,以振兴本国造船业,但因西方国家拒绝支持而陷入困境。
在此关键时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伸出了援手。尽管当时国内资源紧张,仍决定以无息贷款形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整项工程由中国承建团队主导施工,所需设备与技术人员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这座干船坞不仅成为马耳他现代工业的基石,也为中国积累了宝贵的海外大型基建经验。
令人敬佩的是,马耳他始终信守承诺,全额偿还了所有贷款,形成了资金回流的良性循环。
时至今日,这座宏伟的干船坞依然矗立在瓦莱塔港湾,成为中马合作的历史见证。站在海岸边眺望,它依旧气势恢宏,令人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两国在文化层面的互动也日益密切。
位于马耳他首都的中式苏州园林,以其精致典雅的设计还原了江南园林的神韵,园内设有围棋角、茶艺空间与中国书画展陈,成为当地人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
中医更是中马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自1993年起,中国政府定期派遣中医专家赴马耳他开展诊疗与教学工作。
经过多年耕耘,当地已建立起多家注册中医诊所,并频繁举办针灸体验、养生讲座和“中医夜市”等活动,深受民众欢迎。
新华社曾报道,援马耳他医疗队被誉为搭建健康桥梁的使者,推动中医药融入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让许多中国人对马耳他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视其为精神意义上的“第二故乡”。
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亲近感,成为推动中国人选择此地安家的重要情感动因。
结语
尽管马耳他国土面积微小,但它凭借卓越的经济表现、极具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便利的移民通道以及与中国的特殊情感联系,成功跻身中国人海外移居的首选之地。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到来,马耳他不仅迎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在社会活力、消费市场和多元文化融合方面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对中国移民而言,选择马耳他并不仅仅出于税务筹划或资产配置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追求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状态——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让家人生活在安全宜人的环境中,也让心灵找到归属。
无论是创业发展、家庭安居,还是文化认同,马耳他都在为中国公民打开一扇通往新生活的门扉。
主要信源
“中医夜市”首秀马耳他——人民网2025-05-21 15:57北京
马耳他的中国往事——澎湃新闻2020-08-28
比新加坡还小的发达国家,快被国人挤爆了,背后真相揭秘!——侨联国际
中国移民占比高达87%!这个全球最小的发达国家,快被国人“买”下来了!——发布时间:2024-10-21 09:38:20来源:嘉诚海外
援马耳他医疗队协助搭建“健康桥梁”——新华社2024-09-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