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以一打六后,内塔尼亚胡似乎有些得意忘形,竟公然点名对中国提出指控,他这是将中国视作伊朗或卡塔尔那样的角色了吗?
有消息称,9月1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会见美国州议员代表团期间宣称,部分国家,像中国和卡塔尔,正投资人工智能技术,并借助社交媒体对以色列展开“信息围堵”。此言论一经传出,便迅速引发强烈反响,以色列反对派指责内塔尼亚胡这一行为“极为疯狂”。
而且,此前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
该决议由法、沙特、中等超40国共同提出。决议批准的纽约宣言涵盖加沙停火、抵制单边行动、加强巴勒斯坦国治理建设以实现地区一体化等“两国方案”议题,强调战争等无法带来和平安全,只有政治解决方案才行,结束巴以冲突并实施“两国方案”是满足以巴双方合法愿望的唯一途径。
对此,以色列方面反应强烈,直接“破防”并发表声明,称哈马斯成为了该决议的“最大受益者”,同时指责联合国的相关宣言严重损害了其自身的公信力。更为以色列所尴尬的是,联合国调查明确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为定性为“种族灭绝”,这无疑给以色列贴上了与纳粹德国相似的标签。
面对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正义呼声,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场政府会议上公开发出警告,称该国可能将面临持续数年的“某种国际孤立”。
显然他非但没有反省,反而还将国际社会的反对视为“反对以色列的阴谋”。内塔尼亚胡呼吁:“以色列需要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成为‘雅典和斯巴达的超级结合体’……我们没有其他选择,至少在未来几年,以色列不得不应对来自国际上的各种孤立。”
事实证明,以色列最近确实是有点飘了,以色列近期对卡塔尔实施的空袭,标志着其军事行动的进一步升级。在连续对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胡塞武装及伊朗等多个传统对手采取军事打击之后,以方此次将矛头指向了一个具有特殊地缘意义的角色。
卡塔尔虽国土规模有限,却是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国与美国保持着多层次的特殊关系:不仅是美军在中东重要基地的所在国,还曾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赠送波音747专机,体现出双方在国家战略与私人层面均有深厚联系。这一空袭举动,无疑为本就复杂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
卡塔尔花了420亿美元和美国买来的防空系统,关键时刻完全没了动静;当战机和导弹飞过来时,它不吭声;当炸弹落下来时,它还在“休眠”。10分钟后,美国才打来安慰电话:“刚听说你们被炸了,以色列说是误炸,别在意。”卡塔尔网友瞬间怒了。面对卡塔尔的抱怨,特朗普也十分不满,直接打电话抱怨内塔尼亚胡,为何在空袭之前几分钟才通知美国?
以色列毕竟是美国的“特殊盟友”,美国对以色列此次袭击感到不满,但这一行动不会改变美以两国的盟友关系。美国方面的纵容态度,以及周边国家未能展现强硬立场,使得内塔尼亚胡愈发膨胀,竟公然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声称中国“煽动对以色列的仇恨情绪”,此举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积极的、建设性姿态推动巴以局势缓和,在巴以问题上密集发声,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巴以局势的看法,为实现地区持久和平而努力,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这实际上也代表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态度,联合国一边倒的投票就是明证,然而面对中方的仗义执言,以色列却视中国为敌,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难怪中方“感到震惊”。
更何况,以色列显然挑错了“软柿子”捏,内塔尼亚胡政府或许错误地认为,中国会像对待某些地区行为体那样对其挑衅保持沉默,然而这一误认正将以色列引向一个充满风险的战略困境。
必须指出,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对以色列而言绝非明智之举,此举不仅难以带来任何实质收益,更可能显著加剧其本已复杂的国际处境。历史反复证明,单方面依靠武力不仅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若以色列持续依仗军事优势推行强硬政策,最终很可能需承担由此引发的重大战略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