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相关要求,切实提升全体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近日,燕矶小学围绕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周活动,为校园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一、法规宣传普及,筑牢安全认知根基。
9 月 15 日,燕矶小学正式拉开网络安全周活动帷幕,将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宣传普及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明确将网络安全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统一部署。
活动当天,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法规学习氛围。在校园宣传栏内,精心制作的《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展板整齐排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专业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读,清晰呈现了各项法规的核心内容、适用范围以及违反法规的后果,方便师生在课间驻足学习。
课堂上,各班主任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了 “网络安全法规小课堂” 主题班会。低年级课堂上,老师通过趣味动画、简单案例,向学生们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安全;中高年级课堂则深入解读相关法规条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虚假信息传播、网络诈骗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网络法规的必要性,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网络权益。此外,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在每日固定时段播报网络安全法规要点,让法规知识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全体师生的网络安全法律意识。
二、聚焦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安全防护技能
9 月 17 日是个人信息保护日,燕矶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题学习活动,帮助师生进一步明确个人信息的范围,掌握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活动伊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题培训。培训中,主讲人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详细解读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与教育领域相关的条款,如学生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等规范,强调教师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妥善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同时,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因个人信息保护不当引发的各类问题,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学生层面,各班级开展了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畅游网络” 主题活动。老师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了哪些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以及在网络生活中如何保护这些个人信息,例如不随意在陌生网站填写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家庭情况、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此外,学校还发放了《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宣传手册,手册内容简洁明了,涵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方便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同学习,形成家校联动,共同守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
此次网络安全周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燕矶小学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了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提升了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也为学校营造了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未来,燕矶小学将继续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工作,持续探索更多新颖有效的教育方式,以高水平的网络安全守护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师生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燕矶小学卫云红 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